劉悅笙30多年前已在大會堂舉辦個人畫展。雖然是香港人,但成名在文藝風氣較濃的台灣;畫作亦曾經在北京著名的拍賣行拍賣,成績不錯。劉現正在香港聚珍藝術品拍賣公司展出20幅畫作,包括過去10多年所畫的古代美人、孔雀以及宗教畫,展期至6月8日止。 撰文:冼麗婷 攝影:張家俊
很年輕的時候,已經喜歡畫美人畫。我心中美人,首重內涵。
畫美人,不似誰家閨秀,不似現代明星,都是按古代詩詞小說人物情節意境描畫,不加入自己的意思。我的古代美人印象,都是很好的畫面。
………………………………
《紅樓夢》多愁黛玉葬花,寶玉知她脾性,見一地落花,就趕先執拾,免得黛玉看見又生傷感。
我在《黛玉葬花》畫中,背後的花瓣飄零,無非是黛玉父母早逝留下的自卑心理投射。在我看來,她的葬花心態,實際是珍惜光陰,對春秋榮枯有個清晰概念。黛玉焚稿,過於淒戚,也非曹雪芹的原作,我沒有畫過。
畫《寶釵撲蝶》,講的不是女兒家天真活潑。實情是,寶釵無意中聽到兩個丫環的密話,惟有佯裝撲蝶,一副樂在其中模樣。美人機靈心計,行為得體善解人意,但不少女性,還是主觀地喜歡黛玉。
至於慣隨老父四處經商的寶琴,在別人眼中頗有外國美人風韻。我畫她穿戴矜貴野鳥毛造成的斗篷,凍天雪地,踏雪尋梅,白雪飄飄撒落點點嫣紅之上,大家風範女兒在雪地賞花,又是另一種美。
剛烈的尤三姐,流言毀去她清譽,柳湘蓮向她退婚,她憤恨中還他一對鴛鴦劍,畫中美人,一手拿劍盒,背後藏着另一把劍,美人飲劍以示清白前的一刻,展現剛烈不可欺的鮮明個性。
12金釵以外,我也畫過一幅《曲院風荷》,荷花秀氣,荷葉瀟灑,美人白衣飄飄,站在曲節瘦樹旁邊,這就是美人畫所需要的全面畫功,都是有景有情、一草一木、水果花鳥,配合不同仕女的形態。
………………………………
真實生活中,我對動物感情比人深。我的家,人少畜牲多,養了孔雀、雉雞及10多隻貓。以往有畫狗畫貓,但畫孔雀最多。我飼養孔雀近20年,揣摸牠飛鳴宿食、低地高枝活動,畫入畫中,就不會有錯了。
我一直很欣賞嶺南派大師趙少昂老師筆下的殘破美,他沒有一筆是「滑溜」的;為人客氣和善的楊善深老師,曾是我忘年好友。至今畫壇前輩不是移民就是仙遊,我亦年屆65,視力衰退,為怕眼睛傷神情況變壞,已經半年沒有畫畫,但仍天天練字。奉勸年輕人珍惜光陰。
過去9年我隱居東莞常平新建的三層式別墅,與外界接觸不多。畫畫超過50年,工筆意細,無所不畫。現在留存的畫作僅得200多張,已經捨不得胡亂出售。
我最大心願是開回顧畫展,讓香港人認識我的作品。我視畫作如自己的子女;美人畫猶如女兒,她們有個大優點:年年月月花容不改,不怕老,不愁婚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