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500萬人染肝吸蟲病

廣東500萬人染肝吸蟲病

廣東沿海地區因民眾愛吃魚生,歷來是肝吸蟲病高發地區。廣東省已將廣州番禺、珠海斗門、佛山禪城等12個感染率超過20%的縣區,列為肝吸蟲病高度流行區。醫生提醒,淡水魚一定要煮熟才能進食。

愛吃魚生易中招

肝吸蟲病多因吃魚生引致,早期病徵並不明顯,病輕者表現為腹痛、腹瀉、營養不良、肝腫大,重者可出現肝硬化、腹水,兒童感染後還可能造成侏儒症。據統計,廣東省有63個市、縣、區流行肝吸蟲病,流行區人口3,000多萬,區內平均感染率高達16.4%,即有約492萬人受感染。

12縣區感染率20%

感染率超過20%的12個高度流行區還包括南海、順德、三水、龍川、中山、新會、開平、高要及清城等。在這些地區,肝吸蟲病已被列為需要重點防治的地方病之一。按省衞生廳規劃,到2010年末,全省肝吸蟲感染率需下降40%。
實驗證明,在厚度約1毫米的魚肉片內含有的肝吸蟲囊蚴,在90℃的熱水中,一秒鐘即能使其死亡,75℃時3秒內死亡。溫度不夠、時間不足或魚肉過厚,都會導致囊蚴不能全部被殺死。
廣州《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