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求職陷阱層出不窮,消費者委員會發現,最近有模特兒公司改用「放長線釣大魚」形式,游說青少年「獵物」擔任模特兒後兩、三個月,才正式開口索取培訓費,藉以減低求職者戒心。暑期將至,政府昨呼籲年輕人勿急於搵快錢而輕信薪高但要求低的求職廣告。 記者:盧文烈
勞工處昨聯同消委會及警方,舉行暑期工求職陷阱記者會。消委會數字顯示,今年首五月接獲54宗有關模特兒公司的投訴。消委會投訴及諮詢部首席主任陳永佳說,以往模特兒公司多採取「快刀斬亂麻」形式,最快數日內便開口游說目標付款修讀培訓課程,最近有公司卻一改作風,拖長時間誘騙獵物上釣。
14,800元參加課程
其中一個案發生在去年11月下旬,一女子在地鐵站獲星探邀請拍廣告,她將電話號碼交給對方,數日後星探約她試鏡,至12月初獲邀到模特兒公司簽約;至12月底,公司負責人終露出賊相,開口要求她繳付14,800元參加課程,受害人付錢後上網搜尋資料,才驚覺可能墮入騙局,其後向消委會求助終取回大部份款項。
陳永佳說,有個案甚至拖拉兩、三個月才要求獵物付款,他相信有關公司此舉是要降低求職者戒心,方便誘騙。
迫求職者倉卒決定
騙徒透過開設空殼公司招聘員工,然後再游說求職者以高價售賣平價產品,藉此騙取金錢也是另一常見陷阱,去年警方接獲三宗空殼公司求職騙案,拘捕29人,涉及欺詐款項約1,600萬元。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署理警司溫俊良說,騙徒欺詐手法一般並不高明,往往利用高壓手段,要求求職者倉卒決定,呼籲年輕人留意。
勞工處本年4至6月共收到4,568份暑期工職位空缺,較去年同期增加六成,月薪由4,000至7,000元,高級勞工事務主任劉仁權提醒年輕人,暑期工亦受《僱傭條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