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應「不離不棄不借」

家人應「不離不棄不借」

服務警界廿多年的警員,為滿足賭癮,迫妻子偷銀行錢,妻子屈從,最終一併鋃鐺入獄,有心理專家指,若家庭內有病態賭徒,家人應以「不離、不棄、不借」為座右銘,並向志願機構求助。

最終或走上自殺之途

為針對賭博問題,港府於03年成立「平和基金」,資助有關服務,又將專門為病態賭徒提供輔導及治療服務的中心營辦權,交給明愛及東華三院,並委託由教統局全資擁有的香港教育城,推行有關賭博問題的公眾教育措施。
社署高級臨床心理學家陳耀基昨表示,若賭徒常有賭博衝動,不賭便周身「蘿蘿攣」,無法自控,便屬病態賭徒,他們初時往往意外賺了一大筆,之後便不停賭博,卻輸多贏少,不斷賒借度日,弄至眾叛親離,甚至走上自殺一途。
陳耀基續指,若賭徒個人性格較衝動,或所處地區賭博機會多,成為病態賭徒機會較高,若家中有病態賭徒,家人要「不離、不棄、不借」,病態賭徒必須接受治療。經過約一年治療,大部份有轉機,若不治療,有兩成人會在輸光輸淨、家破人亡後自行醒覺。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