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龍航空股權多變。這家85年5月在港成立的公司,由愛國商人曹光彪聯同富豪李嘉誠、霍英東、郭鶴年、馮秉芬等人以及中資機構中銀集團、華潤集團及招商局創辦,附屬港澳國際投資公司。港龍成立,是為了在香港回歸後能與英資的國泰在航空業上爭一日之長短。
當年受港英掣肘
不過,由於港龍的中資股東背景,處處受到當時港英政府掣肘,港府的一條航線由一家航空公司經營的政策,更成為港龍致命傷。同年11月,曹氏引入已故航運界巨子包玉剛為最大股東,望能帶領港龍業務發展。包氏入主初期雄心勃勃,積極注資,購買客機及擴大航班,將其事業開拓至海陸空三大領域。幾年後,港龍業務仍然不振及嚴重虧損。包氏家族於89年11月退出港龍,悉售股權予曹光彪兒子曹其鏞,曹氏成為港龍最大股東。
90年1月,港龍股權重組,國泰及太古動用三億多元入股,國泰與港龍的較量先勝一場。國泰、太古及中信泰富共持有港龍89%的股份,曹氏逐步減持其股權;同年國泰將其北京及上海定期航線轉予港龍。96年,港龍的股權再次發生變化,國泰出於政治現實的考慮,忍痛割愛部份港龍股權予中國航空集團,中航及中信泰富合共持有港龍過六成的股權。
97年12月中航及曹氏家族將其港龍股份轉讓予中航興業,使其現為港龍最大單一股東。04年12月,中航又將中航興業的股權轉予在港上市的中國國際航空。現時國航透過中航興業持有港龍航空約43%股權。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