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經濟顧問郭國全披露,今年首季全港每月入息低於4,000元的低收入住戶,共有182,200戶,較去年同期減少5%,反映低收入家庭的數目隨着經濟復蘇而減少。 記者:周燕芬
郭國全昨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透露本港最貧窮階層的分布狀況,182,200戶低收入家庭中,66%屬年老長者,已沒有工作;另外19%屬於沒有工作的住戶,他們或需照顧子女、患病親人,或是學生及退休人士;餘下16%相當於32,700戶是有工作的貧困戶,當中四人以上家庭有5,700戶;三人家庭有5,200戶。
盼大型基建速上馬
此外,今年首季全港住戶平均月入有26,000元,較上季實質升了3.7%;而月入4,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亦由04年首季佔整體家庭的9.1%降至今年首季的8%,反映隨着經濟增長,低收入戶亦有改善。而月入8,000至12,000元的家庭最多,佔整體近14%;逾80,000元最高月入的則佔約5%。
財政司司長唐英年表示,低技術勞工面對的失業率較高,今年首季達6.2%,當中又以建造業失業情況偏高,可謂處於水深水熱之中,他希望立法會配合,讓添馬艦、西九及啟德等大型基建項目能夠盡快上馬,幫助建造業解決失業問題。他重申政府已對每年290億元的基建項目作出承擔,亦不排除加大基建工程,但這方面進展緩慢,希望得到立法會的配合,令項目推進得更快。
另外,政府正透過教育、再培訓等協助低收入戶,希望一年內落實為低收入人士提供交通津貼補貼計劃,但仍未定案,希望不會成為長期補貼。而政府致力拓展環保、旅遊業,希望為低技術人士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對於有傳聞指政府要求申領交通津貼人士需先接受再培訓,議員王國興指,這會影響正在工作的低收入人士,唐英年指有關內容仍未有定案。
會上石禮謙議員批評地政總署處事官僚,在審批私人發展項目上進展緩慢,亦拖慢了私人市場的建造工程,唐英年回應政府內部亦有討論此問題,並重申政府會在公平公開原則下,盡快令發展商項目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