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消費生命安全邊緣化 - 陶傑

北上消費生命安全邊緣化 - 陶傑

香港「邊緣化」,市場潮流,難以抗拒。前董時代,沙士流行,金融風暴,為阻撓港人北上消費,掏空香港經濟,特府曾提出過「留港消費」的口號。
留港消費,不失為「抗拒邊緣化」的方法,但可惜後來「留港消費」只限於口頭叫嚷,沖涼揼骨、野味山珍,辦公室裝修,設計用料,珠三角百物俱廉,市場消費習慣向北傾斜,加速新界北飲食零售凋謝之消費邊緣化,今日誰還再叫嚷「留港消費」?既然不再叫嚷了,則又何從驚呼「香港邊緣化」?
然而北上消費,不幸吃了毒菜、染色綠豆等,當然責任貴客自負。一批香港人北上順德碧桂園買樓,旅途之上,遭路匪包車洗劫,即是「北上消費」之應有風險代價。「受害人」呼天搶地,竟向特區警方求救,更為荒謬絕倫。
世界上沒有免費午餐,更沒有絕頂便宜卻又健康有益的散餐。在旺角街頭光顧炸豬皮、魚蛋,即有膽固醇和癌症的百倍風險,「食多啲,死快啲」,想食物保命安全,只有認定法國「美芝蓮」飲食權威指定的法國高尚餐廳,這也叫做市場,十分公平。

在珠三角「置業」買樓,要準備樓盤爛尾、貨不對辦等風險。在當地僱用傭工和保安,也要隨時準備此等下人與湖南匪幫勾結,裏應外合,來個謀財害命、滅門劈殺的血光之災。此等附帶風險,屬於中國「國情」特色,是正是邪,不必評說。由經濟角度而論,有如在旺角街頭吃魚蛋、豬牛內臟和鳳爪,後果由北上的消費者自負。
香港警方由香港納稅人供養,管理香港治安,順德路匪問題,不在香港警方職責範圍。碧桂園一眾受害業主,既在中國大陸置業,置業的治安配套,在繳付按金的那一刻開始,就理應對中國公安的效率和誠信充滿信心。
對於碧桂園事件,香港的保安局和警方不應受理,否則即是對遵守董建華教導、「留港消費」的納稅人不公平的剝削。
隨着中港一體化,港人北上消費日殷,生命安全風險擴散,今日碧桂園遭洗劫,明天赤桂園給滅門,香港警方如何應付得來?一個動物學家走進森林探險,明知森林裏有老虎,給老虎吃了,為專業而獻身,也為自己預買保險。碧桂園「受害」業主與華文傳媒,無端炒作此等在大陸每天多如牛毛的蒜皮小事,大驚小怪,也是一種大香港主義。想生命財產有保障,敬移玉步,在上水和大埔置業,或放眼國際,在紐約和倫敦買樓好了。
香港邊緣化,是香港人自己招惹來,四個字:死而無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