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盡病患折磨的年邁父母,遭「孝順仔」推落海喪命,近年接連發生,令人再次關注「安樂死」的議題,但「安樂死」極具爭議,有關注老人的社區組織認為,護老者精神壓力極大,政府可給予金錢津貼作鼓勵,而社會多一些關心,病患者便不會想「安樂死」。
政府給金錢津貼
長者安居服務協會總幹事馬錦華昨指,照顧長期病患者的護老者,責任重大,喪失自由,若病患者病況持續,被怪責照顧不周,護老者更孤獨,長期精神受壓,護老者不能對自己要求過高,應向社區機構尋求協助,或與病患者溝通,分擔責任,亦要維持個人嗜好,以免太過孤單。
馬錦華續指,本港對護老者一直支援不足,數以萬計長期病患者均由家人照顧,政府可參考外國例子,給予護老者金錢津貼,政府及志願機構均應簡化如暫託等服務的申請程序,讓護老者可抽身處理私務,減低壓力,而社會多一些關心,病患者便不會有輕生之念。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郭家麒醫生亦指,「安樂死」是道德問題,「要社會做決定」,適當時候會要求政府研究及諮詢。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