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油價格昨天一度飆升逾2%,紐約期油逼近每桶74美元,與歷史高峯相距不足兩美元,導火線是伊朗不滿美國就核爭拗咄咄逼人,威脅必要時或會中斷波斯灣石油付運。油市分析員表示,除非全球石油需求大幅下降,否則油價難望回落到50美元的較合理水平。
【本報綜合報道】紐約原油7月期貨最多漲1.51美元(2.09%),攀上每桶73.84美元,是3星期以來最高,與4月21日錄得的75.35美元紀錄高位只相距1.51美元。倫敦布蘭特原油7月期貨一度升1.64美元(2.31%),高見每桶72.67美元。
本港時間昨晚11時,紐約期油報73.10美元,升77美仙;布蘭特期油報72.01美元,升98美仙。
油組無力左右市場
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前日警告,若美國採取任何挑釁行為,以迫使伊朗放棄核計劃,美國將要承擔石油付運受阻的惡果。伊朗擁有全球第2多的石油和天然氣蘊藏量,每日產油385萬桶,並控制波斯灣石油付運的要道霍爾木茲海峽東岸。
新加坡能源顧問公司Purvin&Gertz分析師巴羅說,在石油供求平衡異常緊張之際,伊朗一旦採取強硬措施,油市肯定會被打亂。另外,伊朗石油部長哈馬內說,出售石油時將繼續以美元標價,但可能按央行需要而接受其他外幣付款。
環球能源研究中心副執行董事德羅勒斯說,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被牽着鼻子走,只有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石油需求大跌,才能改變此局面。油組自04年開始調高產油配額上限,但油價其間反而銳升1倍。
油價難降至50水平
巴克萊資本分析師霍斯內爾指出,宏觀經濟和石油需求數據明顯轉弱,才能把油價推低到50美元,這顯然不易發生;在一個沒有颶風和地緣政治風險的理想世界,或有助達致此目標。一些分析員認為,油價企於50美元附近,是產油者和耗油者同時可以接受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