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柏文相信,經常睇《金手指》嘅人都知道,我對互聯網征服傳媒同資訊傳達信心爆棚。咁「征服」又點解?意思就係,所有製造睇得、聽得嘅嘢嘅人,例如電視台拍劇集、大學教授寫論文、阿媽用心良苦叫你飲少啲酒嘅口信等等,都要用互聯網發放畀想睇、想聽嘅人。
一路以嚟,好多人覺得用互聯網睇或者聽嘢,都要用電腦,例如上網下載劇集、去網站睇論文,又或者睇阿媽寄嚟嘅電郵。其實,就算已經有好多睇得、聽得嘅嘢,雖然最終消費者唔係用電腦去睇或者聽,而係用普通電視或者電話,其實嗰段文章、劇集、音樂、口信等背後,已經經過互聯網傳遞。因為用互聯網傳遞嘅嘢,好平、好抵,特別係啲愈少眾趣味、愈個人化嘅嘢,例如喺澳洲嘅阿媽叫身在德國嘅你飲少啲酒嘅口信,就最啱用互聯網去傳遞。
小股東告上市公司
咁花旗國就有間公司用互聯網去傳遞電話訊號,仲要啱啱上兩個禮拜之前上市。大家可能會問:「孫柏文講到互聯網咁勁,呢間公司咪搵好多錢?公司股價咪節節上升?」錯喇!呢間用互聯網傳遞電話訊號嘅公司叫做Vonage,股價由5月24日上市嘅17美元,跌到上個禮拜五嘅12美元,因為佢冇錢賺。用互聯網傳遞信息咁平、咁抵嘅原因,係因為所有傳遞信息嘅公司都面對非常大嘅競爭壓力,只要有一間公司收錢收貴啲,就會冇晒啲客,喺呢個環境之下,股價又點升呢?
仲有,Vonage呢間公司上市嗰陣諗住益自己客戶,預留股票畀佢哋買,而喺你情我願嘅環境下,真係有客戶買咗呢隻「山埃」。咁𠵱家股價就跌咗,引發有啲機會主義嘅律師,代表買咗Vonage股票嘅客戶,控告該公司呃秤、搵笨。咁Vonage嘅錢,就係Vonage股東嘅錢,就算啲律師可以成功代表啲股東告贏Vonage,贏嘅都係股東嘅錢,唯一得益嘅人就係啲律師,真係戥啲股東慘。不過,代表啲輸錢股東去告上市公司,對特區啲機會主義者、民粹政客嚟講,都係一個好好嘅出位方法,佢哋真係要諗諗囉。
似模似樣貼士害人
講起「山埃」,我哋《蘋果日報》前日都收到一個「有心讀者」寄嚟聲稱係山埃嘅粉末。原先,孫柏文諗住呢排黃金、白銀都有回吐,所以仲估係寄畀《金手指》嘅「白銀文」,點知原來係寄畀馬經版。仲要唔係因為抗議《蘋果日報》,而係抗議公仔箱裏面嘅評馬人。唔通呢位「有心讀者」冇有關電視台嘅地址?
不過,山埃呢樣嘢,如果食咗落肚又食你唔死,係唔會對身體有永久性損害,而會喺24小時內,被肝分解之後排出體外。聽講喺19世紀末、20世紀初嘅殖民地香港,有個非常痛恨前宗主國嘅愛國者,經過研究之後,知道只有番鬼佬先至會食麵包。所以就將山埃混入麵粉裏面,焗麵包畀啲番鬼佬食。點知落手太重,番鬼佬食完麵包都未有機會消化,就已經嘔番晒出嚟,一個人都殺唔死,所以你唔好話山埃容易毒死人。我諗呢個同股票、波經、馬經貼士一樣,如果太「毒」反而毒唔死你,最有害嘅係嗰啲次次都似模似樣,不過你一跟就輸嘅貼士,嗰啲貼士先至死人!
孫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