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球盛事世界盃吸引全球波牛瘋狂撲飛,大多數球迷都未必能夠從官方渠道購得球賽門票,只能透過商業機構的抽獎及遊戲活動獲取入場券。問題來了,國際足協今日澄清,強調所有人士均須持有印上自己姓名的門票,或獲得官方同意轉讓的門票,否則不准入場。 記者:蔡元貴
國際足協今日透過香港法律代表,在香港各大報章刊登澄清啟事,警惕透過非正式渠道獲得世界盃門票的球迷。啟事內文稱,國際足協最近注意到某些商業機構藉提供世界盃門票以推廣業務。國際足協澄清,根據門票條款,所有人士均須持有印上本人姓名的門票方可入場。
違例進場可驅逐離場
部份門票是透過國際足協指定贊助商分發,但坊間不少私人機構最近都推出各種送波飛的遊戲,招徠生意。國際足協強調,未經他們書面同意,所有人均不可將門票轉讓或送贈予第三者。違例轉讓而獲得門票的第三者,門票將自動作廢,國際足協可以拒絕持票人士入場,即使已進入球場,也可能被驅逐離場。門票條款詳情,可瀏覽國際足協網頁: http://fifaworldcup.yahoo.com/06/en/tickets/tac.html。
資深球圈人士江國榮指出,世界盃七成門票都沒有持票人的名字,因為大部份門票都不是持票人親自購買:「世界盃門票一年前開售,好少人會預早咁多撲飛,通常都係透過代理購買,搞轉名手續亦都會好麻煩。」他說,以自己多年來帶隊睇世界盃的經驗,從未見過因轉讓門票不能入場。
香港露宿者世界盃代表隊(曙光足球隊)贊助人兼領隊陳永栢說,他是從國際足協官方網站購得門票,姓名和護照號碼都印在門票上。但他認為國際足協的條例難以執行:「一場波有成幾萬人入場,個個都要對過身份先准入場,咁咪好唔掂?」他相信大會屆時只會抽樣檢查。
「做個樣畀贊助商睇」
世界盃已非純粹的體育活動,商業元素充斥球場內外每一角落,adidas、Budweiser、可口可樂,每間公司都要花費數億元取得指定贊助商的專利。江國榮認為,國際足協今次的強硬聲明只是「做個樣畀贊助商睇」,否則人人都可以轉讓門票,贊助商的數億花費豈不是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