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近日幾乎全面下跌,正好為投資者提供了趁低吸納的契機。渣打銀行(2888)是今次跌市的受害者之一,其股價由每股15.5鎊跌至12.8鎊。這真是太美妙了!以1間股息率有3%、市賬率為2.25倍,而預期PE低至只有12倍的大銀行而言,現水平的渣打是我毫不猶豫的吸納對象。
與滙控(005)不同的是,我們在評估渣打價值的模型中,毋須把美國消費者增長放緩和物業供應過剩等風險溢價加入考慮。在美國息率和不良貸款雙雙上升之際,我懷疑滙控能否在風雨欲來的信貸風暴中全身而退,尤其旗下主力從事二線借貸的HouseholdInternational所佔集團的純利不少於25%。
當然,新興市場風險是一枚可以致命的中子彈,但這仍不足以把渣打的股價壓至低於13英鎊,又或者是低於200港元。坦白說,熱錢在股票市場轉向,對渣打這類主要從事舊式傳統商業銀行業務的銀行,不應有太大的實質影響。
與高盛、JP摩根,甚至德意志等銀行不同,渣打並不受投資銀行的周期性趨勢所打擊,因為它的核心業務是零售銀行。貸款增長理想、存貸息差擴大,加上其核心亞洲市場的信貸需求殷切,渣打每股盈利在06年有15%-16%增長,是合理的估計。
渣打購入南韓第一銀行,確實明智。這項收購令渣打的每股盈利增長推前了6個月達標。渣打主席戴維斯刻意把渣打打造成為在亞太區市場提供全天候服務的商業銀行,無論是存貸產品、財富管理、銀行保險業務,以至現金管理和企業銀行服務,南韓均提供了長期增長的良機。
業務足迹遍亞洲
同樣地,香港GDP增長高達8%,加上中國人民幣業務增長迅速,渣打的內地存貸賬可期在2010年翻一番。渣打下一重要交易可能是收購一家台灣銀行,以拓展其大中華業務。此外,對渣打而言,印度市場亦是業務的重要一環。身為亞洲區內的主要外國銀行,渣打正橫跨亞洲開拓類似本土貨幣債資市場、滙款、私人銀行和無抵押借貸等高增長業務,而渣打亦從不掩飾其要成為阿拉伯海峽首屈一指的財資及外滙交易銀行的野心。我毫不懷疑渣打的每股盈利在今明兩年均可爭取到15%-18%增長,因此,渣打的股價未來12個月估計會有30%-40%的上升空間。
新加坡國有投資旗艦淡馬錫剛購入已故大亨邱德拔名下的渣打股份。
我懷疑淡馬錫會否滿足於擔當一個沒有話事權的股東,尤其參考過這家公司在亞洲金融市場的往績。淡馬錫極可能充當紅娘,撮合渣打與DBS星展合併,並把渣打的全球總部遷徙至新加坡金融心臟地帶的萊佛士坊。
併星展可締三贏
新加坡作為高級管理中心的份量,足與香港和倫敦並駕齊驅,渣打亦可以配合新加坡成為亞洲貨幣金融中心的目標。渣打的特許經營權遍布香港、南韓、馬來西亞、泰國、巴基斯坦和阿聯酋,在中國和印尼亦擁有不少分支,業務範圍之廣,令淡馬錫難抵誘惑。一旦促成渣打與星展合併,不但可以成為新加坡的銀行業龍頭,在香港的份量亦會僅次於滙控。
渣打與星展合併,可以帶來巨大的協同效應,每年節省數以十億元的成本外,更可換取更高的估值,足以抵銷典型新興市場銀行的折讓。最終,亞洲市場、新加坡和渣打的原股東均可從中得利,締造三贏的局面。
這是獅城歷來最重要的交易。要評估合併後的銀行巨人可以值多少錢?當然不少於每股20英鎊。
[email protected]
﹙本欄隔周逢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