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屠城的槍聲又在維園的夜空迴盪,《血染的風采》又在六月四日奏起。六四事件17周年燭光集會,前來祭念89民運亡魂的四萬多名香港人,始終未能忘記17年前那段發生在天安門的可怕歷史。燭光不滅,人心不死,經濟如何繁榮,生活如何安穩,他們也年年如是舉着燭火,心心念念着平反六四,給自己一個交代,還歷史一個公道。 記者:蔡元貴、莊曉陽、陸羽平
四萬四千人出席昨晚在維園舉行的六四17周年燭光悼念集會,坐滿了四個維園足球場,警方則估計人數為一萬九千人。集會的序幕,是已故歌星梅艷芳在1989年主唱的《血染的風采》,大會把六四前後的歷史片段輯成短片播放,看到解放軍入城驅散學生及平民,有人禁不住熱淚盈眶,哀傷的氣氛瀰漫會場。
「史實就係史實」
燭光下的臉孔,有些是17年來從沒缺席的「死硬派」,有些是第一趟出席的年輕人。由年輕堅持到中年的黃先生,89年六四前後在廣州工作:「當時廣州都有學生搞運動,六四過後,有學生被捕,我哋公司就即刻收埋香港嘅報紙,重cut埋傳真機條線。」
黃先生這樣解釋自己的頑固:「無論再過幾多年,歷史真相都唔會隨時間而改變,等如南京大屠殺,史實就係史實。我哋仍然應該年年嚟呢度,提醒香港新一代,等年輕人明白呢段歷史,直至六四平反為止。」
19歲的中七學生Yan第一次參加六四集會,89年她還在牙牙學語,長大後透過老師的講述才明白六四事件,最近她上網觀看解放軍屠城的短片:「我好欣賞中國嘅學生當年咁勇敢,可惜咁樣被殺害。」
六四集會的意義,就是要讓薪火相傳,讓下一代認識歷史真相。兩位年輕人手持花牌,在支聯會常委陪同下,徐徐走到民主烈士永垂不朽紀念碑獻花。四萬多人全體肅立,朝着紀念碑鞠躬。然後兩位年輕人手持火炬,從紀念碑步上舞台,與支聯會主席司徒華一起燃點火炬。
為了追悼六四英烈,為了祝願一個民主中國的來臨,有人帶着六四後才出生的孩子前來,有人坐着輪椅也要參與集會。任職物流業的蔡先生拖着9歲的兒子到來,說這是對自己、對孩子一個交代:「悼念六四嘅氣氛可能會愈來愈冷淡,但係我每年都會嚟,算係對自己一個交代。我重會帶埋個仔嚟,等佢認識六四事件。」
支聯會主席司徒華致悼辭時說:「89民運中死難的烈士們,我們繼承你們的遺志,堅持了17年,奮戰了17年,未有稍懈,並必將戰鬥到底…但17年來,在大陸,你們的親人都不准公開悼念你們,香港是中國唯一的一片土地,每年都在這裏,點起星海般的燭光,悼念你們…燭光不滅,人心不死。」
美促華重評六四
致悼辭完畢,全體默哀一分鐘,台下有些人在默默流淚,包括坐着輪椅的黃多英婆婆:「每多一年,中國人就羞恥多一年;你睇人哋美國911,第二年就可以喺現場憑弔,我哋中國17年來連一個碑都冇。我希望年輕人要好好記住自己嘅責任,唔好忘記六四死咗嘅人。」
「天安門母親」丁子霖及89學運領袖王丹先後錄音發表感想,當丁子霖的音帶播放完畢,維園上空灑下一陣驟雨,水點落在人們的臉上,分不出是雨還是淚。
支聯會常委李卓人在朗讀大會宣言時指出:「六四不是我們的包袱,『毋忘六四』也不是甚麼光榮的桂冠,只不過是作為中國人,我們『良知』的回應。」
集會在九時半結束,司徒華會後表示,香港人主流意見支持平反六四,如果內地容許言論自由,一樣會有很多人站出來爭取:「中國要走向民主,承認歷史係第一步。」對於有四萬四千人參加,司徒華不評論滿不滿意,但當然希望有更多市民參加。
美國國務院在香港時間今天凌晨發表聲明,指中國遲遲沒有重新評價六四事件,呼籲中國要為當年鎮壓學運,導致成千上萬人死亡、被捕、失蹤,以及中國政府在鎮壓中的角色,提供詳細交代,指這樣中國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