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終於在上個星期五有較像樣的反彈。當然,單憑一天的大幅反彈就肯定調整已經結束,是言之過早。
中行(3988)上市兩天,股價上升18%,比我原先的預算高。我本來希望能以少過10%的升幅買入,但事與願違,既然中行是一隻好股,因此高追也值得,所以我在上個星期五也決定追貨,做中線投資。
雖然中國銀行不一定是中國最大的銀行,但在國際上的形象就有如中國中央銀行,是中國的代表。如果中行股價表現不好,不但有損中國政府的面子,負責包銷的證券行以後也難再做中國政府的生意。建行(939)、中行上市後,排在後面的是中國4大銀行中的另外兩家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及中國農業銀行,再加上其他中小型銀行如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都準備上市,中行股價豈能無表現?
最近,有則新聞報道一名前藝人陳奕詩欺騙中國農業銀行數億元,將一幅元朗的農地形容為會發展成為高爾夫球場及高級住宅地而賣給農業銀行。當然,農業銀行的官員是笨,還是收了錢?大家心中有數。過去中銀香港(2388)老總劉金寶的貪污舞弊之事,大家也印象很深,因此,不少人對中國的國企銀行都有戒心,擔心劉金寶、陳奕詩事件會再重演。
國銀擇港上市有因
我不敢說類似的事件不會再重演,但是我相信機會是小了,規模也會小了。中國中央政府為甚麼要將4大國營銀行送來香港上市?難道只是為了送大禮支持曾特首?當然不是!中央政府將4大國營銀行送來香港上市,就是為了利用香港的法治、規條來規管這4大銀行,對4大銀行進行改造,改善經營效益,減少貪污舞弊事件的發生及控制損失的幅度。
還有,為甚麼這些國企銀行在上市前,都找到一些大的基金或銀行大額入股?美國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新加坡政府的淡馬錫集團等,願意投入數以百億元,以成為這些國企銀行的策略性夥伴,當然是派過專人查賬目,了解過這些銀行的管理系統、管理文化,仍然覺得這是值得投資的銀行。
別人肯投入數百億投資中行,我當然敢投入數十萬。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