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周宣布撤換財長,布殊決定提名高盛主席保爾森接替呈辭的斯諾。金融市場對事件反應冷靜,主要是斯諾萌退意的消息在市場流傳已久,而候任新財長的作風如何,仍是未知之數。若根據布殊任內兩名財長奧尼爾和斯諾的表現,市場並不相信新財長會有太大的作為。
的而且確,論影響力,布殊麾下的奧尼爾和斯諾與克林頓時期的魯賓及薩默斯相去甚遠。尤其魯賓的一言一行,往往牽引着市場的情緒。不少人把美國逾10年的繁榮期歸功於前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但我認為魯賓所主張的強美元政策,對美國經濟達致長期繁榮所起的作用,較諸格林斯潘調控得宜的貨幣政策絕對不遜色。
魯賓功績不遜格老
不要忘記,是強美元政策增強了市場對美國經濟的信心,因而導致資金源源湧入美國,才成功填補了龐大貿赤的缺口。至於美國貿赤不斷惡化,出現尾大不掉的局面,則已是題外話,但起碼魯賓的接班人由薩默斯至奧尼爾及斯諾,均不得不蕭規曹隨,惟恐放棄強美元政策會對美國經濟帶來災難後果。
時移勢易,美國面對不斷惡化的經常賬赤字,強美元已不再行得通。市場的普遍共識是,美國必須減少消費並增加儲蓄,再配合美元貶值,才能解決嚴重的失衡問題。故保爾森上任的最重要任務,是憑其與中國過往的良好關係,嘗試說服中國讓人民幣增加彈性,加快人民幣升值的步伐。
加元後市仍可看好
美國經濟正面對嚴峻的局勢,除了樓市有放緩迹象外,新任聯儲局主席伯南克落筆打三更,甫上任已因前言不對後語而被市場質疑其公信力,債券市場更出現了所謂的「伯南克溢價」。看來伯南克日後要重建公信力,將會事倍功半。如今美國再出現財長更替,又豈能不令人更加擔憂兩名財金大將駕馭經濟的能力?幸而現任財長斯諾任內並無明顯建樹,保爾森面對的形勢料較伯南克容易得多,且看這位與魯賓同樣出身自高盛的新財長,有否與魯賓同樣的壓場功力。
回說上周美元的表現,嚴格而言,美元尚未脫離近期的框框,其走勢仍是追隨市場對美息的揣測而起舞。雖然執筆時有調查結果顯示聯儲局本月底加息機會高逾70%,但我仍認為聯儲局有大條道理可多觀察一段時間,才決定是否進一步加息。
值得一提的是加元上周曾升至1.0926,再創28年新高。筆者已再三解釋過看好加元的原因,並已兩度在加元出現回吐時建議讀者吸納,如今再一次重申,除非認為油價已乏上升空間,否則加元仍可看好,若有朝一日再與美元平兌,絕對不會令我感到驚訝。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