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你想成為下一個碧咸嗎?」正當教育界擔心賭波風氣隨着世界盃席捲香港,有中學卻在校園播放超級球星香蕉式招牌罰球的片段,用物理學理論解構香蕉式射球的原理,實行寓教學於世界盃,並趁機宣傳反賭波。教統局今日啟動反賭波教育資源網,希望學生睇波之餘,可透過世界盃學習不同學科的知識。 記者:林社炳
藍田聖公會基孝中學昨在校園舉行「世界盃」,學生聚精會神地看過碧咸射球的片段後即場模仿,向由幾個球星吹氣不倒翁築成的人牆,猛力射出香蕉式射球,跟着再由物理科教師李守仁,用力學原理分析碧咸如何踢出弧形軌迹的旋轉球,巧妙地繞過對方人牆,應聲破網。
他解釋,根據白努利方程式(Bernoulli'sEquation)的流體力學,如果足球右面的氣壓較左面低,會產生一個向右的力,結果足球一面向前走,一面承受把球推向右的力量,造成香蕉式的彎曲軌迹射門。
教導學生遠離賭風
教育統籌局總課程發展主任張永雄出席該校活動時表示,教統局早於2003年賭波規範化,已培訓中、小學教師,從品德層面教導學生遠離賭風,但時至今日,當局建議學校應改變思維,把不同學科與足球運動扯上關係,擴闊學生從其他層面認識足球的興趣。他指出,世界盃即將開鑼,現在推出「反賭波教育資源網」正是要配合時機,發揮反賭波的功效。
除了物理學,當局建議語文、地理、音樂、美術等學科,都可以趁世界盃熱潮,寓教學於世界盃,例如讓學生根據世界盃的片段自由發揮,作短篇寫作;或者認識32強的國歌,了解這些國家的文化和歷史背景。
教統局今日推出的「反賭波教育資源網」( http://cd1.emb.hkedcity.net/cd/mce/anti-gambling_v2/index.htm),網羅年輕人踢波、睇波和賭波的真實個案,並透過足球知識網上遊戲等,希望學校、教師、家長共同努力,舉辦世界盃「專題周」、「科目專題研習報告」或「嘉年華會」等,向青少學生傳達「無賭足球更多FUN」訊息,建立「無賭足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