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昨日透過政府憲報,陳述凍結鴻運證券資產及要求暫停營業的理由。原來鴻運今年4月底時所謂速動資金有盈餘,只是依靠「製造」高達2912萬元的應收賬,而該筆應收賬主要來自一名孖展客戶發出的多張合共2500萬元的空頭支票。而鴻運這種「造數」方式竟然已經進行了5個多月。
【本報訊】根據憲報,鴻運雖然通知證監3月底曾有速動資金短欠,但6及9日後,鴻運再報告時稱,4月底時短欠已填補有餘。然而,當證監覆核時卻發現所謂已作糾正,竟然是透過若干現金客戶應收一名孖展客戶多張為數共2500萬元的空頭支票,以及向一名鴻運董事提供412萬元墊款造數所致,而鴻運主要股東兼董事梁建民,已向證監職員承認,他明知由去年12月起,鴻運已靠上述空頭支票計算速動資產。
5月26日證監會向鴻運發出限制通知書時,已表示發現鴻運呈交的最近期財務申報表存在若干可疑記項,並有2800萬元速動資金短欠。
證監昨進一步披露,鴻運5月10日以書面報告承認,於3月31日有164.5萬元的規定速動資金短欠,但5月16日遞交的4月報表,顯示短欠已糾正,5月19日所交的經修訂財務報表,更報告有259.3萬元速動資金盈餘,5月23日鴻運曾提交有關證明文件。
然而,當證監會覆查其4月底速動資金計算表時,卻識別出若干不尋常的現金客戶應收款項,總額達2912萬元,相當於鴻運當時股東資金的123%,證監立即於5月24日對鴻運數簿及紀錄作現場審核時,再發現上述應收款項,包括一名孖展客戶多張為數達2500萬元的空頭支票,以及向一董事提供412萬元墊款。
4月底現款不足32萬
證監與鴻運的高級管理層進行磋商後,鴻運也承認其速動資金實際短欠2800萬元。
證監翌日查問鴻運會計職員,對方承認提交的4月財務申報並未反映真相,5月26日再提交的經修訂報表,顯示4月底實質存在2782.8萬元速動資金短欠,扣除鴻運當時僅有的31.9萬元銀行結餘及現金,上述短欠全部來自該等空頭支票及墊款。
更有甚者,梁氏5月26日與證監職員商討時,已承認明知05年12月起鴻運用空頭支票填數,故證監會對鴻運的信譽、品格、可靠程度、財政穩健及償還能力方面表示嚴重關注,且鴻運已差不多完全動用了來自孖展客戶的證券所取得的銀行貸款2367.5萬元,去提供孖展融資(佔上述銀行貸款95%),故證監認為缺乏足夠資本進行日常業務運作,並斷然採取行動委任管理人以保障鴻運客戶利益。
接管中行股票退款
鴻運管理人李約翰昨表示,已向鴻運現金及孖展客戶發出截至5月底的戶口結單及申索表格,昨日已處理逾百名鴻運客戶電話查詢,並已接管中國銀行(3988)股票退款,該等退款將存放在一個獨立信託賬戶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