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日本半個月,回到家,收到《蘋果日報》轉來的一厚叠讀者電郵。
「名采版」專欄下登出來的電郵地址,是報館的,讀者寫電郵給作者,就要勞煩編輯小姐轉給我們,那是額外的工作,在此致謝。
許多讀者來函詢問我那兩部Canon相機,前幾天已在專欄作答,有心者,可待蔡瀾兄的精品店開張,去那裏「認領」,當然要付點錢,這點錢就捐給兒童癌病基金。
有些讀者關心我腰患,介紹了幾位「醫腰聖手」給我,看來都是同病相憐人,各自也有「心頭好」的醫生。我近來天天帶着背後有三條鋼條的腰封做人,第一天帶着上飛機,因為腰腹緊索,沒綁安全帶也以為綁安全帶,竟然不敢隨便站起來!如今腰患基本痊癒,在日本出外景天天坐四五小時汽車,從早折騰到晚也無大礙。多謝關懷,有心有心!
有讀者問上海最好吃的生煎包是哪一家?答案是吳江路美食街的「小楊生煎館」,吃過他們的生煎包,別家的都不想了。
有讀者問東京成田的「吉之島」離機場有多遠?很近,十分鐘車程而已,提前預一個小時足夠。
有讀者提供網上保密軟件的資料,以防我的個人資料外洩。謝謝關心,好在我不是網上常客,除了收郵件和傳相片外,無甚網上交誼活動,中招風險低一些。
有北京來的讀者來信說我常常嘲笑台灣腔國語,不怕得罪台灣人?不怕不怕,怕得罪人,做不成事,沒點偏見,做不成人。台灣腔國語之難聽,等於陳水扁加呂秀蓮之難看,稍有品味的人,都受不了。
來信眾多,恕不能盡覆。回家的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