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六日,中國駐加大使館給加拿大外交部正式照會,保證賴昌星遣返中國,將不會被判處死刑。
正如昨天「一針集」所說:「如果他們說的是真的,中國憲法所謂司法獨立就是假的;如果司法獨立是真的,所有凌駕法律之上的承諾都是假的。」
記得去年,外交部發言人被問及程翔案時,他的回答是:一切按司法獨立的原則處理。說這話時,當然不會考慮到朱鎔基、江澤民在賴昌星遣返問題上的公開承諾。
中共的施政,向來由「個案思維」主導。所謂「個案思維」,是筆者一位學政治的朋友創造的名詞,拿中共的習慣用語來說,就是「個別問題個別處理」,說得好聽點就是不要「一刀切」,要分得細一些;說得難聽點,就是沒有一貫的處事原則,事情到了眼前,看怎樣對「自己」(執政黨或掌權者)有利,就以權宜之計處理。講程翔案,可以強調司法獨立;講賴昌星遣返,就承諾不會判處死刑。誰要是把這兩件事拿起來相提並「問」,中國外交部就儍了眼了。
最近的台灣駙馬趙建銘入獄之事,也反映了中共的「個案思維」導向。在趙建銘入獄之前,中國內地媒體以幸災樂禍的心態大肆報道,一邊欣賞「台獨分裂分子」的醜聞,一邊嘲笑台灣的民主政治,另一方面也似乎為中國大陸不實行民主普選找到藉口。
然而,中共宣傳機構只顧醜化「台獨分子」,卻忘了中國的貪污腐敗、高幹子弟利用關係侵佔國有企業的情況,遠比台灣嚴重。
趙建銘與控制全國電力、電訊網絡的中共高幹子弟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於是在大陸有關趙建銘案的報道後面的網民意見,遂出現大量反照中國內地貪腐的貼文。婉轉一點的就說:「消息流通不平等,中國大陸的客觀環境較台灣更有利於內線交易」。直接一點的就說:「(駙馬爺收監)這體現了台灣的民主,也體現了台灣的法治,在這方面大陸望塵莫及。」
一個以正面的語氣說反話的反諷帖子說:「誰沒有女兒女婿、兒子媳婦,民主這東西要不得。」一張名為「強烈呼籲國內媒體立即封殺陳駙馬醜聞」的帖子,在內地網絡流傳,帖子說:「眼下國內各大媒體對陳駙馬事件的強烈關注,已對盛世中國的高大形象造成了不容忽視的玷污,並干擾到了主旋律慷慨激昂的高奏,效果是嚴重的。」——這是以正面口吻說反話的傑作。
不過,中共宣傳部門倒真是聽了這帖子的勸喻,一下子對趙案的報道全部降溫,在媒體上變得無聲無息了。「個案思維」踢到了人們的相互聯繫性的思維,踢到鐵板了。
中共對趙案的變調,最明顯表現在處理台灣國民黨籍立委邱毅到北大演說的問題上。原先中共的假定,是邱毅到北大來講台灣弊案,對中共的反獨促統大有助益,誰料邱毅放話說,他將以台灣揭弊的經驗來凸顯兩岸的民主差距,於是中共有關單位也就急急喊停了。
「個案思維」是心智不成熟的人才會有的單向思維方式。然而,對一個沒有固定價值觀、一切以實利為導向的執政黨,竟然就是主政唯一的思維方式。
辯證法第一條是: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聯繫、互相制約的。奉唯物辯證法為圭臬的中共,早已把這一信條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逢周一、二、四、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