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Marker - 蔡瀾

ChrisMarker - 蔡瀾

前幾天邁克在他的專欄中提到ChrisMarker,勾起了一段回憶。
他出生於一九二一年,我於六五年在東京遇到他時,才四十四歲,但頭已光禿,看來是個老頭,永遠把一架攝影機扛在肩上,衣着像個戰地記者。
有些日本人把他的姓氏用英語發音,唸成馬克,其實應該以法語稱呼。那個「克」字,唸成粵語的「茄」音,叫他為馬茄爾。
很多誤傳,因為他是法國人,以為出生於法國的Belleville,其實他生於蒙古的烏蘭巴多。
法國片一向在日本佔有重要的地位,政府也肯花錢,在東京設立了一個叫Unifrance的組織來推廣法國片,其中一位日本的女秘書叫松岡久美子,一頭筆直的長髮,有個性的鼻樑,生得很標青,讓人一望就吸引住。
當年在川喜多夫人的安排下,法日電影做了交流,互相交換二百部名片,在京橋的近代美術館上映。我們那些電影學生,買了來往返住家與京橋站的長期票,每晚觀賞,那是個難得的機會。
在近代美術館的戲院,見到了久美子,終於鼓起勇氣交談,成為了朋友,她告訴我她的公司將接待ChrisMarker,問我有沒有興趣見他本人,安排了地點,當然欣然赴約。

看他的作品很多,有如遊記,用的是攝影機罷了。他沒有成為名人的心理負擔,去到哪裏拍到哪裏,把自己的感想旁述,前後到過蘇聯、北京、以色列和古巴。
約會中,ChrisMarker向松岡久美子提出要扣掉一部關於他的紀錄片,就是後來的《LeMystereKoumiko》了。
《LaJetee》一片,譯成《堤》也沒什麼不可以,法文原題也是一樣,沒有指明是飛機停泊之處,日本上映時是用片假名發音的,不按漢字。片子由一連串的黑白硬照組成,如果仔細觀察,只有一個女主角的特寫,動了一下,真是神來之筆,經過那麼多年,尚未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