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語陸:炒出炒入輸兩邊

財智語陸:炒出炒入輸兩邊

中行(3988)昨日不負眾望,高收3.4元,總之一句,有貨者繼續持有。大家以為港股可避過美股前日急挫一劫,殊不知中午過後亦難逃一跌。日前跟大家提過,目前短炒港股要留意美股、日股及商品市場走勢,但以昨日港股的表現,上述所說的似乎尚未足夠應付短炒的需要,如要入場,外滙及債息短期的走勢亦不可忽視。
昨日午市後,10年期美國國庫債券孳息突然急抽上5.14厘,日圓亦一度回吐,因而令市場憧憬美息及美元再有上調壓力,港股才作出預先的反應。坦白說,目前炒快市,即使一個本身沒有甚麼大影響力的消息,只要是可被市場塑造成「似層層」的解說,足以令股市翻天覆地。
現階段,出出入入,多多錢都唔夠輸。事實上,今次跌浪中,最傷的並非高位入市的投資者,而是每日疲於奔命追上追落的一群,因為一來一回可輸兩邊。

估值吸引未必會升

不少投資者都有一個疑問,港股已調整逾千五點,以目前港股的PE及國內經濟增長的勢頭,港股已沒有再大調整的誘因。我同意,港股現水平是吸引的,但吸引不代表一定會升,這好比不少條件很好的男女孩子,都未必有人垂青。資產市場(包括股市、樓市及其他投資工具)的特點就是違反需求曲線的定義,不是愈平愈抵買,只有愈升愈有人買,所以即使合理PE,未必可吸引資金入市。
或者,我們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出發,PE是股市的包裝,如果資金沒有興趣買貨,何其美輪美奐的包裝都是乏人問津。相反,如果資金要流入區內作投資,就一定選擇包裝較吸引的港股,但資金何時重投港股懷抱?我也想知道。但以外圍受如斯多不明朗因素困擾,尤其是美息時見頂時未見頂的預期,短期港股仍會處於大上大落的狀態。
伯南克有意提高利率透明度,本身並不是壞事,只是美國經濟數據時好時壞,造就了對沖基金好淡皆殺的機會,外面打仗,最佳的方法就是靠邊站。如果持有我一直建議買入的實力股,亦不用過於憂心,可繼續持有,因為我始終相信,長線持有的股票才有肉食。
當然,有些朋友真的難以忍手要入市,如果真的手痕難當,可採取以下方法入市以減低風險:股價跌8%至10%先止蝕一半,再跌相同幅度再止蝕一半,如此類推,假設未來港股真再往下調,仍可保留實力。相反,反彈仍可享受升幅所帶來的利潤。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