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元反彈和美息趨升誘發投資者沽售金屬,國際金價昨天一度下滑近24美元,險守每盎斯620美元關口;基本金屬同遭狙擊,倫敦期銅曾暴挫逾400美元。有專家認為金屬市場後市有暗湧,但商品價格可以捱到第4季才「爆煲」。
隨着平倉沽盤蜂擁而至,金價與銀價瀉至逾1個月來最低。國際現貨金價最多滑落23.90美元(3.70%),低見每盎斯621.30美元;白銀更曾急瀉91美仙(7.26%),跌至每盎斯11.63美元。香港九九金比周二大跌174元(2.89%),收報每両5853元。
倫敦期銅挫逾5%
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期銅一度大跌460美元(5.82%),降至每公噸7440美元,較上月中創下的8800美元歷史高價跌去1360美元。
其後美滙回落,金屬價格收復部份失地。本港時間昨晚11時,金價報631.40美元,跌13.80美元;銀價報12.15美元,挫39美仙;LME期銅報7465美元,跌435美元。
紐約7月份期銅昨天早段一度急瀉20美仙(5.5%),要停板15分鐘。復市後,紐約期銅的停板上下限擴大至40美仙。
法國興業商品研究部主管拉塞爾說,由於市場關注商品供應受阻和存貨減少,商品價格在第3季或會再次攀升;惟商品「泡沫」到第4季可能爆破,因利率趨升會損害經濟,從而削弱原油及紅銅等原材料的需求。
StandardBank發表報告稱,金價未能向上突破早前創下的26年高位,後市料繼續整固。
香港來寶集團(NobleGroup)行政總裁兼創辦人艾禮文估計,金屬等商品早前受基金追捧而大漲,但累積升幅已脫離基本供求因素,預料銅價將下調多達30%,其跌勢將蔓延至整個金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