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官精英不要不服氣 - 陶傑

政務官精英不要不服氣 - 陶傑

政務官組織精英竟寫信給特府高層,對特府增設所謂「政治助理」一職不滿,指此舉會干擾公務員制度。
「政治助理」之月薪,可高達十一萬元,以「親疏有別」為經,以「愛國愛港」為緯,只須出身夠紅,愛國挺曾意志夠堅定,則大可插隊打尖,踩住一干「港大英文系一級榮譽」的政務官新進的肩膊「打橫上」,從此AO精英神話不再,有沒有笑話跟進,則且看下回分解。
新的形勢,新的課題,政務助理之開設,非常及時,極有必要,觸動了一些傳統英式政務官的神經,視為「搶飯碗」,一點也不奇怪。但原來的政務官陣營,其實也不必吃醋,只要惡補一下中國國情之文化大革命後期篇,就會知道,當年毛澤東主席火箭式提拔上海工總司造反派頭頭王洪文入京,官拜副主席,排名在政務官頭頭周恩來之上,「敬愛的周總理」何嘗不忍氣吞聲,跟上新形勢?
「親疏有別」不能流於空話,必須有「具體行動」跟進。「政治助理」之優惠攤派,即為對「親疏有別」誠意的最大考驗。
「政治助理」當然一個也不能分給泛民主派,否則如同吳三桂引清兵入關,自由黨有沒有份?在中國眼中,「田少」二十三條反戈一擊,中方心中終究有一根刺,在二○○七年田少帶頭重新在立法會動議二十三條草案戴罪立功之前,看來「政治助理」也不會有自由黨的一份。

委任「政治助理」以「精中」制衡「精英」,當然不能「委任」後就此算數。以當前政務官陣營之怨憤,將來親中愛國的「政務助理」一一埋位各部門,勢必遭到原「港英」政務官陣營們曲線「玩死」。不但讓「助理」們沖茶、影印、速遞文件,既然月薪十一萬,不使喚白不使喚,再加為「常秘」們入馬場之前足底按摩、搓背、修腳趾甲,才准許其中環放Lunch,索性把「政務助理」的職權「菲傭化」,政海詭譎,亦不無可能。
「政務助理」們如向本身所屬的愛國政黨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投訴「反映」,則政務官餘孽陣營又會把儒家「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勞其筋骨」的中國古訓抬出來,勉勵一干「助理」:發揚雷鋒精神,勞動最光榮,畢竟是「助理」嘛,要服從上級分配,看看粵語殘片,白燕嫁入豪門,一心想做少奶,也一樣被黃曼梨下放柴房,一面劈柴洗衫,一面抹眼淚。當年英式官場請一個「Cadet仔」,也是給布政司沖三年紅茶,問足三年的「MilkandSugar?」之後,才有得爬升。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有甚麼好投訴?
因此,政務官團體給王永平們一上書,又埋下了「深層矛盾」的禍根。但正如「六四」後鄧小平告誡一些人:不要不服氣。「港英餘孽」追隨英彭,個個都有「歷史問題」,既往不咎,已是恩賜,勿再搞小動作,要顧全大局,以和諧為重,做好對「政治助理」小弟妹們的傳、幫、帶工作,協助他們的「港英管治術吸星大法」,利用「曾五年」吸盡「治港精粹」,以便全面接班掌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