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人人收錢 大戶未買夠<br>中行升15%皆大歡喜<br>

散戶人人收錢 大戶未買夠
中行升15%皆大歡喜

中國銀行(3988)首日掛牌上市升逾15%,收報3.4元,表現勝於市場預期,打破歷來新股首日掛牌成交額紀錄,近百萬名散戶若非孖展認購必可獲利,72.43萬名獲派一手中行的散戶,每人賬面可賺450元;15.6萬名獲派兩手的散戶賺900元(見表)。

【本報訊】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指數(MSCI)及新華富時指數昨先後公布,中行已納入MSCI標準指數(15日生效),以及新華富時中國25指數和新華富時香港指數,其中後者已被社保基金納為投資港股基準。

納入大摩新華兩指數

中行董事長肖鋼昨在上市儀式後表示,是次中行招股深受國際投資者歡迎,當中也得到不少長期投資者支持,中行將不斷改善經營業績,為股東爭取更大回報,他對股價表現有信心。
中行昨日成交額逾200億元,為歷來第二高;成交股數達56.12億股,較香港公開發售的25.57億股,多119.5%。是次中行全球發售255.686億股,當中72.55億股配售予一批企業投資者及新加坡淡馬錫,並設有禁售期,換言之,可以買賣的中行股份約183億股,昨日成交約佔這批股份的30.6%,市場人士估計,中行股份逐漸落入強者手中,貨源逐漸歸邊。
由於分配結果不理想,有機構投資者指出,中行掛牌前一天,已斥近2億元在暗盤市場「掃貨」,並計劃昨天以每股3.1元在市場再吸納1.5億美元股份,惟中行股價開市時已升穿該價,因此暫時未有機會入貨。
搶先在新加坡發行的6隻中行窩輪,昨日隨中行正股揚升而全線上升,其中以美林輪升幅最大,達80.21%,最小的德銀輪也升4.55%,但引伸波幅則因正股推升而普遍回落近10個百分點,介乎43.04%至30.6%。證券界人士稱,新加坡中行輪首日交投活躍,輪商需在港吸納正股對沖,變相成為昨日買家之一。

星洲6窩輪全線造好

另外,市場人士稱,交通銀行(3328)及建行昨日分別下挫1.55%及0.74%,似有偷步換馬迹象。不過,時富證券董事關百良預期,中行首日升逾一成,短期再升一成便遇阻力,除非投資者打算長揸,否則無謂在現水平追貨。雖然市場預料中行加入大摩中國指數及恒生H股指數,相關指數基金可能要吸納中行來調整投資組合,但市場應一早消化此因素。

估值接近 後市難大升

一名美資證券行分析員指出,中行上市後升幅,已反映該行約2.2倍市帳率,低於建行及交行的「價值誘因」,兩行約分別為2.4及2.6倍,隨着3隻中資銀行股的市帳率逐漸靠近,短期內中行升勢會減慢,直至下一輪公布業績後再定方向;以中行昨日收市價3.4元計,市賬率已升至約2.5倍。

朱先生以孖展認購20萬股(涉60萬元),分得4手中行,無意「短炒」,計劃長揸1年。

鄧先生及太太分別認購3手中行,至今仍未查詢配發結果,但揚言不打算即時沽出。程志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