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管局實施藥物名冊已近一年,長期病患者關注醫療改革聯席最近以問卷訪問了124名長期病患者,發現部份自費買藥的長期病患者,因無法負擔昂貴新藥,被迫放棄治療。
實施藥物名冊後,46名受訪者表示醫院供應藥物的情況有轉變,當中54%表示被更改藥物種類,但亦有46%表示病況沒有因藥物轉變而改善。調查又指出,近30%受訪者要自費買藥,當中85%指經濟負擔因而加重,每月買藥開支由100元至15,000元不等,中位數為1,275元。
未獲安全網援助
聯席代表彭鴻昌指出,不少受訪者已退休、因病未能工作及失業,而安全網亦缺乏援助,以致部份病人因缺乏經濟能力而放棄治療。患有肺壓高的周展新需靠服用新藥及威而鋼混合治療,之前一直靠藥廠贊助新藥,病情並得到改善,但贊助期將於本月結束,根本無法負擔每月2萬多元的藥費,只好放棄使用有關藥物。
聯席又提出,將安全網擴至名冊以外藥物及定期檢討名冊,不應只將重點放在是否由醫管局在醫院內設立藥房售賣自購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