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遊出事 錯過黃金治療時間<br>床褥當滑梯10歲女跌癱

外遊出事 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床褥當滑梯10歲女跌癱

【本報訊】孩子玩耍跌倒司空見慣,但家長切勿掉以輕心。一名香港十歲女童去年外遊時,在酒店房間把斜放的床褥當滑梯溜下時跌倒,弄傷脊椎神經。因當地醫院初時只着其卧床休息,錯過了首八小時治理的「黃金時間」,導致女童下半身終身癱瘓。 記者:白琳

上述女童玩溜滑梯時,床褥未能承受其重量而屈摺,令她腰部着地。雖然下墜高度只有50厘米,但墊着女童的是薄身床褥,未能避免其脊椎神經損傷。女童跌倒後走了幾步,雙腿即感不適,母親替其膝頭塗抹跌打酒後,開始不能步行及失禁,家人遂抱她到附近的小型醫院求醫。

翌日方發現神經損傷

院方只着女童卧床休息,翌日送往大型醫院時,女孩肚臍以下的身體已沒有感覺,才被發現有神經損傷。雖然院方即時為她注射類固醇試圖治理,可惜效果不彰。女童與家人10日後返港,到威爾斯醫院留醫,主診醫生韓錦倫發現其神經細胞已遭破壞,估計女童的下半身將永久癱瘓。
身兼中文大學兒科學系副教授的韓錦倫表示,成人腰背跌傷時,如果有骨裂,脊骨包裹的神經才有機會損傷,一般做法會先用放射性方法,即電腦掃描檢查,確定骨裂後,再以磁力共振檢測神經有否瘀血。但兒童的骨骼較軟,跌倒後就算沒有骨裂,脊椎神經也有可能損傷,該女童的傷勢便屬此類,即SCIWORA(SpinalCordInjuryWithoutRadiographicAbnormality),是放射性檢查無法診斷的脊椎神經損傷,外國的數據有60%脊椎創傷的個案均屬此類,病人多屬10歲以下,香港同類個案則較罕見。
此損傷並非無藥可醫,韓錦倫說,醫學文獻指事發後八小時內注射類固醇持續24小時,效果最為顯著。類固醇阻止脊椎繼續發炎,減輕對神經線的損害,就算過了治理黃金時間,醫生也會替病人注射,嘗試挽回部份的神經細胞。

「跌後行唔郁要小心」

韓錦倫也對事件感詫異,「原來由好矮嘅地方跌落嚟,又有床褥墊住,都會搞成咁。」他奉勸家長不要小看子女跌倒,無論有沒有瘀傷,也不要光塗抹跌打酒了事,「如果開頭仲行到幾步,但幾分鐘內行唔郁,就要好小心。」送往急症室後,應接受神經外科及骨科醫生檢查,就算沒有骨裂,也應接受磁力共振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