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來不少討論「巴士阿叔」短片的論壇上,都有不少網民有疑問,為甚麼片段全長超過六分鐘,但其間竟沒有一位乘客上前協助被罵青年,不過有社區服務團體的調查發現,有超過六成青少年都表示,若遇上其他人撞到同類事件,會採取行動「幫拖」。
34%人立即找車長處理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於上月進行一項「青年人點睇公德心?」調查,訪問506名青少年發現,有超過六成受訪者若遇上其他人撞到類似巴士阿叔事件,會採取行動予以協助;當中有34%會立即找車長處理、有24%會好言相勸,有17%表示,會像拍攝巴士阿叔短片的作者一樣,拿出手機拍攝後,然後對外發放;不過亦有13%表示會加入理論,跟「阿叔」據理力爭。
雖然超過六成青少年表示會「幫拖」,但若果自己遇到有人在公眾場所大聲講電話,則有超過五成不會採取任何行動,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註冊社工謝可儀指出,這可能跟青少年需要認同有關,「佢哋可能大部份都有動機去出聲話唔啱嗰個人,但係佢哋好多時都會介意其他人嘅目光,若果有人已經出咗聲,就更有動機去做番啲嘢。」
應平靜地提醒犯錯者
她又表示,事件中該青年制止別人高聲講電話的行動,其動機值得學習,不過她建議青少年日後若遇上同類事情,應平心靜氣及要保持笑容的提醒犯錯的人,「咁就唔會火上加油。」另外她更祝福巴士阿叔,希望他「唔好再咁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