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朝野就貿易逆差炮轟中國

美朝野就貿易逆差炮轟中國

幾年前開始,世界各地接連發生大規模的坑渠蓋失竊案,案發地點遍及香港、芝加哥、上海、蘇格蘭、吉隆坡,上海據報甚至有市民失足誤墮無蓋渠洞而溺斃。在香港渠蓋失竊是治安新聞,但西方社會卻視之為中國經濟極速發展的例證,因怪現象背後是中國對金屬需求大增,鋼鐵價格飆升所致。 本報美國特派記者 陳沛敏

華府一名貿易官員接受訪問指出,中國是世界主要的貿易夥伴,是產量驚人的鋼鐵出口國,如果她不依規矩或做錯決定,可能會對市場造成災難性影響,所以美國不能「無所謂」。

逆差逾2000億美元

標榜售賣平價貨的美國大型連鎖超市沃爾瑪(Walmart),貨架上由玩具到胸圍,大部份是中國製造,消費者固然喜歡價廉物美,但華府官員、國會議員和工會代表經常掛在口邊的數字,仍然是對中國的2,000多億美元貿易逆差。
該名官員承認,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至少要數年才能解決,但最重要是雙方都作出結構性改變,例如中國不能完全依賴出口,應增加本土消費,美國儲蓄比率過低,公共財政需要改善等。
他說,令美國最為不滿的是中國不遵守貿易規則,包括打擊盜版不力。美國貿易代表波特曼(RobPortman)剛發表的「特別301報告」就列舉在浙江義烏發現懷疑冒充七屆環法單車賽冠軍岩士唐(LanceArmstrong)旗下抗癌基金出品的著名黃色膠手帶。

保護主義或更熾熱

他還指出,中國為個別工業提供補貼,對外資公司進入電訊等市場設立不合理的投資門檻,部份規定及指引透明度不足,都是雙方貿易磨擦的來源。而且,還有五個月就是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如果北京在人民幣升值和改善對美貿易順差問題上沒明顯進展,美國國內保護主義聲音可能更熾熱。
但曾提案對所有大陸進口商品徵27.5%懲罰性關稅的美國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Graham)表示,人民幣年底前升值7至10%,才能顯示北京對滙率改革的決心。
北美鋼鐵工人聯合工會主任GaryHubbard說,鋼鐵曾是美國的核心工業,現在卻需要入口,他們擔心中國等鋼鐵出口國一旦生產過剩,沒人購買美國本土貨,工人職位不保,因此不斷向政府施壓、向議員游說。「別人說我們是保護主義者,但我們保護的是我們的家庭……」
中美關係系列報道之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