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段「巴士阿叔」網上片段成為全城熱門話題,主角「阿叔」的言論行為引起各方議論,有社會學者及專治情緒病專家直言,「阿叔」一句:「你有壓力,我有壓力。」點出港人心聲,港人一直生活於壓力的處境,因此觸發大眾共鳴。
中文大學社會系副教授陳健民指出,主角「阿叔」所說的一句:「你有壓力,我有壓力。」反映港人的心聲及處境,認為「阿叔」已壓力上腦,走火入魔,只是藉機發洩情緒,並反映港人公德心問題有待改善。
另一值得關注是,被「阿叔」責罵的少年,陳健民稱,該青少年「強忍」罵不還口,其實是不少港人的真實寫照,工作時要控制自己情緒,就算遇到不合理情況,也要壓抑不滿情緒,這是不健康的。
活在壓力邊緣
中文大學香港健康情緒中心主管李誠教授稱,觀察到片中巴士阿叔可能有「突發暴躁症」,只要好小的刺激,甚至沒刺激,他的脾氣、火氣、講說話、行動都一發不可收拾,自己也不能停止。他說,大量市民流傳觀看這片段,因為大家都在壓力邊緣,例如在公司被責罵、駕車被切線時會很暴躁,都是很切身的問題。
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表示,巴士阿叔事件反映新媒體的力量,市民可以將拍攝的片段於網上真實流傳,其他網民不但可傳閱,並可參與,發揮自己創意,將有關片段改編,且市民隨時可利用手機拍攝,加強市民對社會現象的監察。
律師黃國桐指出,巴士是公眾地方,若任何人士在車廂內的行為滋擾其他乘客,例如大聲講電話或粗言穢語,引起乘客恐慌,便已觸犯行為不檢,乘客可向車長求助,車長在需要時可即時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