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夏日熱力迫人,腳臭也迫人。皮膚科專科醫生馮偉傑表示,本港約一成人有腳臭問題,腳汗過多或香港腳均是臭味元兇;前者與生俱來,後者則是腳部衞生情況欠佳所致。他又指出,香港腳的患者愈趨年輕,與近年流行做Spa(水療)有關。他提醒市民,若穿着涼鞋在街市行走,或做Spa時赤腳接觸更衣室地板或公共毛巾,真菌容易從腳部的傷口或乾紋滲入皮膚,導致患上香港腳。 記者:白琳
香港腳患者年齡平均20多歲,馮偉傑曾有一個四歲多的香港腳病人,從本身是患者的父母感染得來。他強調雖然此類年輕個案屬極罕見,但若家人有香港腳,在家中也不宜赤腳行走,以免染病成為臭腳一族。喜歡穿着涼鞋的市民外出回家後,宜即時洗腳,減低感染風險。
初期病徵趾縫脫皮
一般人誤以為痕癢是香港腳的必然病徵,馮偉傑強調,其實病徵包括腳趾縫脫皮、腳皮加厚或生水泡,三者會交替出現,只有最後者才會令患者感痕癢。常見的初期病徵是第四與第五趾的縫隙脫皮,此階段病人常誤以為患上濕疹。他指出香港腳初期的病發位置只出現在單腳,濕疹則同時出現在雙腳;香港腳常在腳趾縫及腳底,濕疹則在腳面。
他警告病人若置之不理,真菌會蔓延至腳甲,導致灰甲;患者會不自覺抓破痕癢的水泡位置,導致蜂窩組織炎,腳部紅腫及疼痛,嚴重時更會發燒。
香港腳患者只要服用抗真菌藥丸及塗抹相關藥膏,持續治療六至七周即可康復,極少數人服藥後會影響肝功能。馮偉傑強調,若腳部衞生仍然料理不當,就算治癒後也會再度感染真菌。
止汗機可控制腳汗
香港腳可以治療,腳汗則只能抑制,不能斷尾。除了持續噴止汗劑外,可選擇價值近2,000元的止汗機,倒進鹽水,再接上電源,每晚一次把腳浸泡在電鍍的鹽水內,持續四周,止汗效力可維持兩個月;要是腳汗嚴重過多,可考慮在腳部注射肉毒桿菌,抑制汗腺分泌,費用逾2,000元,效力最長維持九個月。
坊間有說法指浸醋或洗米水可止腳臭,馮偉傑說,沒有科學根據指出兩者能夠抑制排汗或治療香港腳,除臭功效成疑,但醋確有殺菌作用,浸泡有效預防香港腳;飲食則不能影響排汗份量,但常吃蒜頭、咖喱及洋葱等食物則會加強汗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