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本月9日開波了,全球已掀起世盃熱潮,許多球迷都會買下自己支持的國家球隊戰衣,為球隊打氣。正牌貨賣600港元不便宜,冒牌貨數十港元有交易。但國際海關組織(WorldCustomsOrganisation)警告,買假球衣等冒牌世界盃產品,會危害健康,甚至會致命。
出售世界盃紀念品利潤可觀,市場上就充斥了大量冒牌貨,WCO和歐洲聯盟委員會在世界盃進入倒數階段,忠告球迷不要買冒牌貨。歐盟委員會關稅和海關部總管普爾福德(JohnPulford)說:「你買冒牌貨會危害你的安全,你會生病、受傷甚至更嚴重。」
劣質染料製造會起紅疹
普爾福德不是危言聳聽。他以最受歡迎的世界盃國家隊球衣和頸巾為例,指這些冒牌衣物一旦意外着火,會燃燒得很急很快,會燒傷;而且它們以劣質染料製造,穿着後會起紅疹。
除了世界盃入圍國家隊球衣不可亂穿,冒牌世盃朱古力都不可亂吃,普爾福德指這些朱古力不知在哪兒出產,人們吃了甚麼進肚都不知,而劣質打火機未必符合兒童安全標準,誤用可威脅性命安全。
國際反冒牌貨聯盟主席兼Fila品牌保護經理克里希頓(CarmenKrichton)也說,使用冒牌貨足以致命。她說,冒牌貨多以不合格物料和由未受訓練工人製造,製作過程不受監管,質素無保證,像正牌國家隊球衣不那麼容易着火,但若以煙頭燃點冒牌球衣,球衣可以像燒一塊紙巾那麼易燃。
歐洲23萬個職位受威脅
翻版貨是大肥肉,每年市場價值估計約高達500億歐元(約5,000億港元),世界盃商品冒牌貨估計會令正牌貨損失數以百萬美元計的利益,單是在歐洲,就約有23萬個職位受到威脅。普爾福德表示,當局在世界盃展開前,已搜獲逾2,000批跟世界盃有關的冒牌貨。北京當局最近也搜獲2,000件印有世盃標誌的T恤。
不過,即使是購買正貨世盃球衣,也要穿得其所。在1998年法國世界盃前,英國《刺血針》雜誌就有研究顯示,英格蘭隊的白色球衣,防紫外線的保護其實很低,排汗更會減低這些主要以聚酯製成衣物的防曬能力,建議球迷在烈日當空下穿着球衣,宜塗上太陽油,預防患皮膚癌。
正貨有質素保證,但運動產品巨擘Nike在2000年卻爆出一款德國球會多蒙特(Dortmund)球衣,涉嫌含有令人體神經系統受損、損害免疫系統和肝臟的化學物質三酪脂(tributyltin,簡稱TBT),德國和本港當時均回收了該款有毒球衣。TBT用於運動服,有殺菌和減少汗臭的效用,但對生物有害,如會令海生蝸牛出現異變,世界野生動物基金呼籲全球禁止使用。
路透社/美聯社/《亞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