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統籌專員安迪藝高人膽大,出席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校友會晚宴作演講嘉賓,安迪都係中文大學畢業嘅,不過讀嘅係英文系,畢業後成為《虎報》記者,《南華早報》政治編輯,公關顧問,估唔到今日會咁巴閉。
中大新聞系校友在報章雜誌、電台、電視內,可說高手如雲,是晚幾乎空群而出,安迪如走入獅子籠,不過佢已練就一身鐵布衫神功,刀槍不入,任班資深編輯、記者點樣出招,都冇法子咬到入肉。安迪話:「今晚大家要交二百蚊餐費,如果覺得唔滿意,請向校友會要求回水!」其實大家滿意到極,會長張幾乎想臨時向每人增收五百大元,作為校友會基金㖭。聽完安迪演講,下次搵嘉賓,難免有珠玉在前之歎。
安迪太太就一味笑,望住安迪,眼神無限溫馨,有人問:「點解某報今朝已經報道你會十二月做老竇,係唔係你爆料?」安迪笑到㗎㗎聲咁答:「親疏有別喎!」眾人為之嘩然。總編輯B話:「咁樣講,安迪有壓力,我哋有壓力,事情未解決,未解決!」呢句巴士阿叔名言,已傳誦一時,廣為應用,好似安迪咁,當日早上四時半起牀返工,為的就是與民主黨傾掂添馬艦政府總部項目。呢件事,曾特首有壓力,民主黨有壓力,事情可望解決,安迪可望稍減壓力。
「親疏有別」一詞,非常中國式,唔識中國文化,睇唔明。識得中國人思想,「親疏有別」就理所當然,問題係選擇何人為親,何人為疏而已。有人問安迪:「親疏有別是否你為特首諗出嚟?」安迪答:「特首唔相信之事,冇人可以逼到佢宣諸於口,我絕非『親疏有別』原創者。」
「親疏有別」嘅英文翻譯應該係乜?冇人記得問安迪呢位英文系畢業生。左傳有「疏不間親」一詞,已故陳佐舜博士譯之為“Distantrelativesshouldnotcomebetweennearones”(見中國諺語選集第147頁,陳佐舜編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一九七三年出版,此書相信已絕版,左丁山藏本係陳博士喺二○○一年五月賜贈嘅。)有此線索,大家可以諗吓點樣翻譯「親疏有別」,點解要譯呢?因為英文報紙編輯睇見「親疏有別」四個字,即刻嗌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