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李活電影《搏擊會》(FightClub)中,一批白領組織了一個秘密俱樂部,進行單對單格鬥,宣洩情緒。現實中,美國三藩市也有一個地下「搏擊會」,一批來自長春藤大學的矽谷(SiliconValley)科技人,每兩周在一個車房內格鬥,打到頭崩額裂,打到口腫面腫,只是為了宣洩。
這個搏擊會2000年由現年37歲的軟件工程師兼武術教練克利曼尼斯(GintsKlimanis)創立,最初只有兩名會員,現在已有十多人參加,大部份都是科技男。
他們每兩周在三藩市南部市郊一個車房舉行一次搏擊,沒有太多保護器材,只戴上保護面罩,就赤手空拳或手持竹枝對打,下手不留情,經常打到流血和瘀傷,翌日照常上班。
「女孩刀片自殘的男性版本」
34歲的西烏(ShiyinSiou)是搏擊會成員,他日間都會想起打架的快感。社會學家金梅爾(MichaelKimmel)說:「搏擊會其實是女孩用刀片自殘的男性版本。這些男人以為自己天下無敵,是科技奇才,很優秀,但其實很空虛。他們想被人打,得到實在的感覺。」
當地警方沒有聽過這個搏擊會,但指博擊在私人地方和雙方同意下舉行,警方不會干涉,但如果他們被人投訴或有人受傷入院,警方就會採取行動。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