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發生多宗汽車墮海意外釀成多人死亡,香港拯溺總會副主席楊志滔博士指出,一般而言,汽車在墮海後三分鐘內便會因海水湧進車廂完全沉沒,在這生死一線存亡時刻,車內司機及乘客其實有三次逃生機會,當事人要緊記保持冷靜,嘗試深呼吸,避免耗用車廂僅有氧氣,才有望自救逃生。
楊志滔博士解釋,第一個逃生機會是汽車剛剛墮海,這時汽車浮在海面,假設汽車是所有窗門緊閉,車門承受水壓不太高,車內乘客及司機可即時開門逃走。昨日死裏逃生女乘客,可能正是把握這個契機撿回性命。
放置螺絲批作逃生工具
至於第二個機會是當汽車墮進海底,雖然海水強大壓力會緊迫車門無法開啟,不過車內人士仍可嘗試腳踢,或以硬物砸打車頭及車尾擋風玻璃,擊毀玻璃窗逃生。
楊志滔續稱,若是不幸錯過上述兩個機會,當事人便更要沉着,小心把握第三個,亦可算是最後的機會。他解釋,當汽車已沉下海底,海水會由汽車縫隙灌入車廂,這時被困人士要等待車廂內三分二空間注入海水,因為這時候車廂內外壓力幾達致平衡,被困人士可較易開啟車門逃命。
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盧覺強工程師指汽車墮海後,大概30秒便會沒頂,汽車愈快下沉,司機及乘客便愈少時間逃生。
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何懿德建議駕駛人士在車廂放置螺絲批或尖銳物件作逃生工具,以備不時之需,同時當局亦應開辦課程,教導駕駛人士遇緊急事故處理方法。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