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系列報道<br>美乏「中國通」損國際競爭力

中美關係系列報道
美乏「中國通」損國際競爭力

奧斯卡金像導演李安的母校紐約大學(NewYorkUniversity),經與內地及本港多間大學接觸後,最後選定跟上海的華東師範大學合作,今年秋天在華東師大的校園設立教學及研究中心,為紐大師生提供到中國學習和研究的機會。紐大榮譽退休校長(PresidentEmeritus)JohnBrademas認為,中國在政治和經濟上愈來愈重要,美國卻缺乏認識和研究中文和中國的人才。 本報美國特派記者陳沛敏報道

Brademas指出,華盛頓研究機構經濟發展委員會(CommitteeforEconomicDevelopment)早前發表名為《EducationForGlobalLeadership》(該委員會譯為「創領導全球之能力的教育」)報告,警告美國大專及高中的外語和國際研究課程不足,可能導致美國國際競爭力減退。

專家倡鼓勵美學生學中文

參與撰寫這份報告的Brademas建議,為了美國的國家安全及經濟競爭力,應鼓勵更多美國學生學習其他國家的語言和文化,包括對全球經濟和政治影響力愈來愈大的中國。他指出,美國的中學生約有1/3學習外語,大專生只得9%,大部份人選修西班牙語。911後在美國學習阿拉伯語的人數增加,但報告建議應有更多人認識中文、日文、韓文、俄文及印度語等。
在1959至81年擔任國會眾議員的Brademas,早在77年已率領一個國會代表團訪問中國,他認為雖然愈來愈多美國大學生修讀中文或到中國留學,但仍然不夠,相反到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人數卻多年來持續高企。2004/05年度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共有62,000多人,佔在美國的留學生總數超過一成,也是到中國留學的美國學生的十倍。
參與籌組中心的紐大全球商業研究所副主任BernardYeung解釋,紐約大學所有的學生將可申請到上海的教學及研究中心學習一個學期,首批30至60名的紐大學生將於今年秋天到上海,同時紐大的講師及研究人員也可到該中心教學及進行研究。
他也曾接觸香港的大學研究合作在香港設立類似中心的可行性,但最後選擇了上海,「不是說香港不好,但將來中國的發展中心比較會在上海。」他認為香港的優勢是經濟活力,但北京和上海始終是中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