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歐洲 - 陶傑

大歐洲 - 陶傑

自金字塔之後,人類最偉大的建築,應該是一個龐大的機構叫做歐盟。
到底是怎樣完成的一項奇蹟,把歐洲十六個國家搭建在一起?從丹麥到馬爾他,從愛爾蘭到葡萄牙,把許多美麗的古鎮收在同一屋簷下,瀕臨地中海,像在一隻玫瑰、百合、芍藥、牡丹的鮮花籃子旁邊擱一瓶紅酒。歐盟是一幅很動人的靜物畫。

為什麼只有歐洲可以成盟?因為擁有共同的耶教,信奉同一個神祇,沒有教派的仇殺和紛爭。歐盟之中的法國和德國,自從普法戰爭、梵爾賽條約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兵連而不禍結,一起埋藏了心頭的仇怨,誰是老大,誰是老二,都不重要,到滑鐵盧戰場看一看,天闊雲低,場景宏麗,歐洲人到底有點胸襟,知道誰也大不過梵蒂岡,不那麼講面子。
歐盟認同了一個目標,就義無反顧,無論目標多艱巨,一步一步解決。像對內的歐洲農業政策,對外的歐洲貿易協議,對羊肉的關稅打通巷道,對外來紡織品的侵略修築堡壘,一旦結盟,簽訂了協議,一起義無反顧,決不各懷鬼胎。
歐洲沒有三千年的所謂燦爛文明,許多的遠祖是維京海盜和高盧人的蠻族。歐洲沒有那麼多不着邊際的空話,例如「天下為公」、「以和為貴」之類,歐洲人不在抽象的概念上浪費時間,例如開幾十場學術會議,研究什麼叫和諧,什麼叫做「仁」之類,如有空閒,泡一杯咖啡,喝一杯紅酒,在陽台上懶洋洋又消磨了一個伏爾泰的下午,但選賢與能,大同禮運,不必廢話,歐洲早已結果而開花。
有了歐盟,也會有亞洲的「東盟」?不要開玩笑了。且不說日中的世仇,亞洲人充滿深惡的種族歧見:泰國人看不起越南人,越南人歧視柬埔寨人,新加坡人又看不起馬來人,而香港的華人,又通通歧視菲傭、印傭、泰傭。在歐洲,盧森堡人對意大利人除了嫌他們說話有一點點誇張,只會覺得來自西西里的一位廚師是一個味蕾的藝術家,不會把他當做奴隸。
歐洲做得到的,亞洲不可能做得到,因為亞洲人不論財富均寡,一概的小家子氣,有誰不慎半句失言,像新加坡、馬來、中國這一堆,即刻掀翻桌子,召回大使。據說有太多歷史的包袱,個個都有包袱,那麼就不要結盟好了,果然,東盟是廢話,亞洲有一個不結盟運動才是真的。
二十一世紀將會是歐洲的世紀,飛羅馬度一個長周末,隨着飛機新一代面世和旅行成本降低,不再是夢想,是多麼快意逍遙,一本EU護照,一個神根簽證就擁有一地神話,和一小片星空,這個世界令人樂觀,是因為繼金字塔的奇蹟後,尚有一個吵鬧而不喧嘩大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