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財權不得 名存實亡

國際視野:財權不得 名存實亡

美國財長斯諾(JohnSnow)辭職之消息甚囂塵上,究竟甚麼原因導致財長先生意興闌珊,不是局內人根本無法知曉。不過以此君在位至今之表現,可謂中規中矩,為甚麼布殊留不住,難道真去意堅決?
說實話,係人都知此職之重責,對外只是為布殊總統的政策宣傳,或扮演鸚鵡角色,例如為減稅或社會福利方案開動宣傳機器,又如當白宮嘈中國有操控滙率之嫌,斯諾便馬上敲鑼打鼓附和對人民幣升值緩慢提出強烈不滿之呼喊;對內則必須與預算管理部門頭頭「合作」,配合主子洗腳唔抹腳之德性而想出填氹的點子,或盡其搖旗吶喊之能事,對上述兩項,斯諾比上任財長奧尼爾(PaulO'Neill)老練得多,後者做開大企業CEO(曾任美國最大鋁業Alcoa主管),又怎會違反自己大原則,你估搞marketing乎?
令人費解的是,斯諾早於月前已傳出引退,布殊至今仍未能找到頂替人選。據聞大部份內部可被提拔之士都耍手擰頭,向華爾街大行頭頭招手則個個睬你都傻,是因為這個求財不得(人工低)、求權則無、求名實亡的「三煞位」絕不吸引,抑或能為布殊雙囗插刀的「老友」大都已披甲上陣,甚或全部變晒guru,知不易為者?

布殊內閣近期大變

布殊內閣近期變動之大,已不必在下喋喋,問題是總統先生之民望,未因人馬之調動而上升,更令人感覺uncomfortable的,是聯儲局正副主席(格老和弗格森)之先後離去,新任主席伯南克又不知有多少能耐,雖然有資深委員科恩(DonaldKohn,剛被委副主席)傍住,但財長位無適當人選配合演出,又怎教人放心得下?瞧瞧來自各方的評語……全球經濟真有點風雨欲來之前夕,希望不會「色即是空」吧!!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