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導演,最鍾意睇人畀戲。任何人通過身體語言或對白去表達一些想表達的訊息,都要畀戲。畀戲唔一定係違心或不正義的,就算真心真意講出心底話,要產生感染力,都要畀戲。
曾特首最近幾肯畀戲,在某關於金融經濟的場合,曾特首用英文鬧班Banker,真係鬧喎,鬧班Banker喺政府為佢哋傾咗啲筍嘢嘅時候,一個二個淨係掛住唔係打哥爾夫就浸Spa做腳底按摩,搞到成個周末冇人去跟進,曾特首在講台上鬧到無名火起,又不失領導身份,畀嘅戲,一TakeOK。在另一場合中所講嘅「莫講話經濟,淨係污染指數都進步咗先喇」,用字與語氣生動有趣,莊諧並重。股市小爆煲前,曾特首又提醒市民入市要量力而為,嗒真啲就㗳得出曾特首已畀足戲嚟畀貼士,世界盃將至,曾特首重提波係圓嘅理論,睇波時除了要留意球員表現,更應懂得欣賞領隊嘅運籌帷幄。
有個別教友選擇罷看《達文西密碼》的首映場,曾特首卻去了捧首映場並說故事好吸引,那也是一種態度,畀足戲地告訴大家《達》片只是一個「故事」。
聽厭了沒承擔、沒骨氣、講了等於冇講的廢官腔,曾特首偶爾來幾句畀足戲兼有腰骨嘅說話,幾醒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