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主席 人民幣壓力料更大<br>保爾森接任美財長<br>

高盛主席 人民幣壓力料更大
保爾森接任美財長

美國在短短半年內,先後轉換聯邦儲備局和財政部的掌舵人。早萌去意的美國財長斯諾昨天宣布辭職,高盛主席兼行政總裁保爾森(HenryPaulson)獲總統喬治布殊提名接任,將會是繼魯賓之後第二位出掌財政部的高盛要員。有分析員認為,保爾森上任後要面對的兩大挑戰,就是推動人民幣進一步升值,以及推銷布殊的減稅大計。

【本報綜合報道】在保爾森和斯諾伴隨下,布殊於白宮發表聲明,讚揚保爾森具備豐富的商界經驗,而且是一位公平和正值的人。布殊還特別提到,他與保爾森理念相同,兩人都認同美國人要有能力消費和投資;此外,保爾森將協助美國貨打開市場,並確保貿易夥伴遵守規則,尊重版權和維持本身貨幣彈性。

魯賓第二 熟悉金融市場

現年60歲的保爾森昨日在記者會上感謝布殊的提名,並指出美國經濟強勁,但仍須採取措施,維持在國際間的競爭優勢。保爾森的委任要得到參議院通過,初步顯示不會遇到很大阻力。
三菱東京UFJ銀行(紐約)高級經濟師魯珀基說,如果保爾森奉行前任財長魯賓的一套,外滙市場毋須過慮,而保爾森把華爾街的經驗帶進財政部,對全球金融市場來說應是好事;然而,保爾森未證實其推銷經濟和稅務政策的能力。
同樣出身於高盛、在克林頓政府擔任財長的魯賓,任內一直提倡強美元政策,而斯諾秉承此理念。

布殊王朝第三位財長

斯諾任內奔波全國各地,推廣布殊的減稅計劃,並協助布殊成功連任,可惜斯諾始終未能打進權力核心。
保爾森的任命一旦獲得國會確認,將成為布殊王朝第三位財長,前任財長奧尼爾和斯諾最後都似乎與布殊不歡而散。
保爾森將要面對的另一挑戰,就是如何好好處理國際事務。美國政府一方面推動中國加快人民幣機制改革,另一方面要抗衡國會要求制裁中國。中國是美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
前任美國商務部長埃文斯上周末到大衛營與布殊會面,事件曾惹起市場揣測埃文斯將接掌財政部。最後保爾森突圍而出,算是爆了一個「小冷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