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銷電子消費產品的萬威國際(167),經過1年重組業務,仍在虧損,是數碼媒體產品的拖累,漸漸地,液晶體顯示電子產品也被波及,除電子教學產品外,各項產品均錄有虧損。
截至今年3月止年度,虧損2.634億元,上年則獲利1.296億元。
萬威的虧損,始自05年3月止的1季,已虧損9930萬元,06年度的各季度,第一季虧損7160萬元,第二季度虧損1.126億元,第三季度轉為獲利2020萬元,第四季度再虧損9940萬元。
初期的虧損,源自數碼媒體產品的數碼相機及MP3,市場需求降而售價跌,隨着電訊產品也現虧損,至第四季度,主業的液晶體顯示器電子消費產品亦出現虧損。
萬威的業務包括自有品牌產品分銷及OEM/ODM業務,並主力發展自有品牌甚至參與零售,而與OEM/ODM客戶的利益衝突終於出現,對自有品牌產品過於樂觀,導致積聚大量存貨,不得不割價清貨,而電訊產品及液晶體顯示器電子產品市場競爭激烈,亦分別出現虧損,特別是後者,本是主業,一直在按年增長中,05年3月止年度,仍獲利1.8億元,至06年3月止年度,反而出現虧損900萬元,虧損雖不多,但由龐大利潤而轉為虧損,可見經營的困難,據說是將高檔產品減價清貨,避免存貨過多。
電訊產品虧損4540萬元,上年度仍獲利3690萬元,數碼媒體產品虧損1.981億元,上年度已虧損7340萬元,較有表現的是電子教學產品獲利3540萬元,稍低於上年度的3630萬元,但期間營業額則增長30%,可見毛利已在下跌,此項產品獲得多項品牌授權,會是獲利因素之一,也反映自有品牌的動力並非主要。
經營環境尚未改善
去年致力於調整市場推廣架構及產品部門,並作裁員,重組已大致完成,有關費用已支銷大部份,但今年仍需採取若干步驟,重組才算完成,此後將不再為媒體數碼產品投入資源,放棄低檔的電訊產品,並爭取與其他品牌合作,以拉高銷售效益,然而,利率、油價、原材料及勞工成本的上升,以至人民幣升值,仍對毛利帶來壓力,管理層表示已掌握有關影響的挑戰,期望在現年度重振業務,再現增長。
但積弱經年,一時仍難寄予厚望,業績公布後萬威股價再滑落,反映市場仍然缺乏信心,現價雖已跌至51仙,仍宜觀望,待業績確實轉好,再作打算。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