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天的台北之旅,留下了不少深刻印象,日後需慢慢細談,但如要挑選最重要的一段時光,我一定會選星期日晚上的「思沙龍」。「沙龍」是私人性質的友好聚會,取名曰「思」,是指思想上的交流。龍應台說,基金會早有舉辦思沙龍之意,趁着我們來訪,就以此為第一場。
這天晚上,亞都麗緻的巴黎廳早坐滿了來自報界、學界、政界、文化界、藝術界的朋友,席中有元智大學的校長,有天下雜誌群的董事長,但此時此地,不問身分,只為暢談天下事,以思想會友,美點紅茶,就是我們的飛觴醉月。這種聚會,莫說香港,相信在台北也不多見,當然,一半號召力是來自沙龍女主人,她的開放與熱誠,感染了每一與會者,連帶為我們頻頻添茶的服務人員,也像在參加一樁文化盛事。
預先準備的談話主題是由關信基略介紹公民黨的來由與香港民主在兩地三岸發展中的位置,及由我和余若薇介紹香港的反貪污背景和廉政公署,接着是台北的三位朋友,聯合報的黃年、中天電視的陳浩、中國時報的何榮幸,分別談談他們對台灣政黨和選舉的看法。本來為了照顧平均發言機會,每人發言設立時限,但後來索性自由發展,交插互動,提問、回應、評論分析,民主進程、民主理念、民主社會、民主素質,自然而然成為核心。夜愈深,討論也愈烈、愈深,大家都捨不得說再見。我覺得這種聚會要辦下去,在香港在台北;這次的交流是不是很有深度很有實際用途已是次要,最重要的是場合,大家都想聽想講,尊重彼此的理想與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