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經濟好劣股市藏玄機

曾淵滄專欄:經濟好劣股市藏玄機

近兩個星期,全世界股市出現巨大的波動,調整幅度頗大。
經常有人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計──往往股市先跌,經濟才變差;相反的,股市先升,經濟才開始復蘇。
2000年,人人還沉醉於資訊科技泡沫的經濟繁榮之時,股市已經開始從高峯下跌,整整跌了一年,人們才發現,經濟愈來愈差。
2003年「沙士」期間,股市開始從谷底上升,那時候,經濟還處於一片愁雲慘霧之中,失業嚴重,人人惶惶不可終日。到了2004年,經濟終於出現明顯的復蘇。
因此,這一次的全球股市大調整,是不是意味着股市高峯期已過?若然,經濟是不是也會出現另一輪的衰退?
股市下跌,損失的只是股民;若經濟衰退,全民皆受損。因此,任何人不論是不是股民,都不能不對股市有些認識。

財富效應主宰興衰

股市是經濟晴雨計的解釋理由很多,其中一個較多人同意的理由是「財富效應」。股市上漲,股民覺得自己比過去富有了,他們的身家財產增加了,很自然地花的錢也多了,刺激了內部消費。消費增加,也刺激了製造業、租金、工資……,經濟開始好轉。相反的,股市下跌,股民財富蒸發掉,開始不敢亂花錢,亦沒有心情花錢。人人減少消費,經濟自然變差。
另一個理論是,今日全球各行各業中,金融界裏的人才最多,大量精英投身這個可能可以很輕易地賺千萬、億萬元財富的行業。正因為金融界精英人才特別多,他們的集體智慧比一般人強。在經濟繁榮時,他們預先看到經濟泡沫的出現而採取行動;同樣的,這批精英在經濟很差的時候,估計到政府會出手扶持經濟、會減息、會增加財政開支。減息與增加政府財政開支的行動,就會刺激經濟復蘇。
目前全球股市下跌的兩大因素,是投資者擔心美國聯儲局繼續加息,以及對沖基金炒高了商品期貨之後的套利行動。因此,要分析牛市是不是已見頂,就應該分析上述兩大因素會不會導致經濟衰退。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