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對華分熊貓派和屠龍派

美國會對華分熊貓派和屠龍派

「國會裏面有些人被稱為擁抱熊貓者(pandahugger),有些人被叫作屠龍者(dragonslayer),但我兩者都不是。」共和黨眾議員科克(MarkKirk)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時,獲接見的六名美國國會議員的其中一人,之後他提出法案,建議加強美中關係,增加全美中小學的中文及中國文化課程。 本報美國特派記者 陳沛敏報道

科克接受訪問時強調:「我既不是鷹,也不是鴿,我是貓頭鷹。」但共和黨的他與民主黨眾議員拉森(RickLarsen)組成39人的跨黨派「美中工作小組」(US-ChinaWorkingGroup),其實主張重視中國的經貿機會,與華盛頓國會山莊上視中國為威脅的另一陣營──同是共和黨的眾議員福布斯(RandyForbes)牽頭的「國會中國小組」(CongressionalChinaCaucus),壁壘分明。

議員倡增設美駐華領館

科克在胡錦濤訪美後,與拉森提出「美中交往法案」(U.S.-ChinaEngagementActof2006),建議增設美國駐華領事館、增加兩倍美國在中國的宣傳交流經費、撥款供大學進行交換計劃等。雖然法案的意義是表態多於實際,但科克說,美國需要明白21世紀世界正發生的變化,提供資源,加強美國對中國的了解。

擬訪中國與基督徒對話

福布斯去年初創立及擔任主席的31人「國會中國小組」,卻視中國為軍事威脅。他在胡錦濤訪美後,即致函中國駐美大使周文重,跟進他和胡錦濤會晤期間,親自提出在沒限制和約束的情況下,率領一個眾議院代表團訪問中國,實地和中國基督徒對話,了解真相。
被譏為「擁抱熊貓者」的一派視中國崛起是大勢所趨,美國應該把握機會,更相信中國最終會有成為更自由開放的體制。
新保守主義的「屠龍者」卻認為中國威脅美國的利益,影響地區穩定,不能不防。對於現在國會內哪派佔上風,科克不置可否:「很難說。」
有專家指出,雖然這兩個小組成員人數各只有30多人,不少國會議員對中美關係採取中間路線,但究竟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大熊貓,還是威脅世界的巨龍,將仍是美國政界今後爭論不休的一大議題。
中美關係系列報道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