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得主、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兼數學科學研究所所長丘成桐昨日批評,政府只顧將資源投放在應用研究上,並批評城大、理大所做的應用科學趕不上世界級水平,未能做到最好。他又認為香港應集中資源於中大、港大及科大上,以發展成一流大學。丘成桐昨出席中大數學系祝捷會後,被問及對本港八大院校的資源分配時,批評本港目前太過平均主義,各院校的教授薪酬及獲分配資源相若,即使做研究一流的教授薪酬也與其他教授無異。
盼與曾蔭權見面
他指各大學中有許多世界一流人才,但分散在各大,未能真正發揮效用,認為政府應集中資源,投放於中大、港大及科大三所研究型大學;並說「𠵱家成績最好嘅學生都入咗呢三間大學,資源都應該集中放落去。」
丘成桐更坦言城大及理大於原創的應用研究「講好係講唔上,佢哋未做到最好」。對於丘的批評,城大回應指該校科研成績獲各界肯定,在海內外獲獎無數。理大以校長不在港,暫未能回應有關批評。
丘成桐強調其言論或令其他大學校長「唔係太開心」,但自己是從家長、學生角度出發,這看法對高教發展較好。他慨歎本港常因政府投放的資源不足,無法聘請到世界一級教授。「好似中大本來邀請到一名哈佛大學嘅教授嚟教書,嗰個教授都有興趣,但後來又因為唔夠資源,就請唔到佢嚟!」
從未見過特首曾蔭權的丘成桐說,從傳媒報道中,令他覺得曾對科研興趣不大,故盼與曾相見,分享對本港科研發展意見。
中大數學系昨宣布,今年共有12名本科生及碩士生,獲哈佛大學、卑詩大學取錄,共獲得約2,000萬港元獎學金及生活津貼。每人每年可獲30至40萬獎學金及生活費,以四年全包宴計算,各人平均獲160萬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