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央九部委出台調控樓市的具體措施,有業界認為,增加一成樓市按揭對置業人士影響不大。反而,對二手樓交易徵稅的期限由兩年延長至五年,對擬樓換樓的買家來說影響較大。
中產用家恐百上加斤
置業國際董事總經理姜樹榮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投資者手頭資金充裕,加一兩成首期對他們影響有限,只會令真正想買樓的中產用家更辛苦。有香港買家認為,九部委以90平方米為標準,有不合理之處:「喺香港,900多平方呎係大屋,但喺內地就濕濕碎。」
對當局將對二手樓買賣不足五年的樓盤全額徵收30%的增值稅,姜樹榮認為,以深圳一手樓花為例,由入伙到取得房產證需時起碼一年,如業主想減少交稅,總共要六年才可轉手,「內地一般換樓周期為兩至三年,對一心想改善生活環境的買家來說,五年太長」。
中央在去年為打擊上海樓市的泡沫,曾向二手樓交易「埋手」,規定樓盤在兩年內轉手徵收增值稅。然而,有關政策的收效卻不明顯。財政部財政科學稅收研究室研究員孫鋼稱,去年的「國八條」沒有收到實效是因為現有的稅收政策在操作和執行上「彈性太大」,地方政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對二手樓轉讓徵稅,需要納稅人自己申報,稅務機關並沒有去清查這些數據。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