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案中受害女童現年11歲,交由祖父母照顧,生母經常探訪,但女童向臨床心理學家表示,不欲再見到父親。心理專家向曾遭性侵犯的受害人呼籲,愈遲尋求輔導,後遺症愈嚴重,故應盡早求助,早日擺脫心魔。
一名現年30歲的女子,因15年前一段初戀,換來可怕回憶,須接受輔導。「我第一次拍拖就同個男仔發生關係,爸爸知道咗好嬲,竟然強姦我。」事後她個性變得自卑,缺乏自信及與人關係疏離,更患上抑鬱症,「爸爸鬧我做錯事,所以要咁對我,媽媽同婆婆要依賴爸爸,根本唔敢出聲,婆婆仲怪我搞到屋企散晒,叫我向爸爸叩頭認錯。」為擺脫陰影,她離家出走,但心理創傷十多年後仍未能痊癒。
受侵犯者多患抑鬱症
專門輔導童年時遭性侵犯個案的明愛曉暉計劃項目主任侯雪媚指,輔導個案中有半數患上抑鬱症或精神分裂,被侵犯時間愈長、愈遲才尋求輔導的人,後遺症愈嚴重。
護苗基金主席蕭芳芳說,由於學前兒童不了解性侵犯行為,侵犯者又威迫利誘,令受害兒童難辨對錯,以為錯在自己不敢舉報,令侵犯行為持續。
及早輔導可減後遺症
社署高級臨床心理學家李陳坤儀則指,亂倫案對受害人心理的影響深遠,不但是精神及肉體的虐待,亦令受害人對自己及他人缺乏信心,懷疑他人會傷害自己,進入青春期時,對性會特別敏感及驚恐。
受害人要尋求專業人士幫助,接受長時間的心理治療,才能矯正問題。李太表示,亂倫案相當嚴重,至少治療三年,而經輔導的個案,受害人的情緒較平穩,長大後雖未必會完全康復,但會更了解自己;若不接受輔導,成長後仍會自卑及不信任人,對性感到迷茫,不知何謂真愛,擔心男友及丈夫嫌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