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會帶點驕傲地告訴你,他們的城市自唐朝便是中國沿海最重要的對外通商貿易港口。
泉州港當年稱「刺桐港」,唐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宋元時曾是世界最大貿易港之一,更被稱為「東方第一大港」,鄭和下西洋其中一處停泊點。不少來自中東、南亞的商人往來,構成泉州一度擁有成員甚眾的回教信眾。據當地一些朋友指出,不時在泉州人身上,看到隔代遺傳的棕髮碧眼白皮膚;相信祖先為波斯人。
泉州亦是一個注重藝術的文化城市;附近惠安的著名石雕石器;梨園戲,高甲戲,提線木偶戲及南音;亦有高水平的德化瓷器;當然閩人賞畫品茶的生活藝術程度,亦為國人中的前列,也是他們另一份心安理得。
最讓在下另眼相看是泉州人的光鮮打扮與整潔市容,綠化程度堪稱上乘環境城市。
泉州人說起他們的城市總有一份不徐不疾,未見咄咄逼人的輕度驕氣;除了泉州長久歷史以來的重要貿易地位,而非新富貴的本質,亦為民生優質文化生活而感覺良好。市中心好些街道的新房子都以閩南風格建設,很有特色,甚至有一份南洋華人前舖後居的中西合璧的ShopHouse。
泉州外圍的晉江人口一百多萬,卻聲稱海外華僑港澳居民二百多萬,合共三百多萬晉江人。這點從香港眾多祖籍晉江的居民來看是正確的。晉江近年的工業發展快速;閩南一帶聲稱世上六成鞋子製自這個地區,難怪晉江街頭名車處處,很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