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養育一名孩子,由出生至大學畢業,平均需要200萬元;如果計入通脹,未來養育子女的費用會更高。父母可以選擇自行儲蓄,或者購買教育儲蓄保險,以籌措子女的教育經費。前者較適合有儲蓄習慣的人士,但卻缺乏供款人利益保障及兒童危疾和意外保障,因此不及教育儲蓄保險般,可以全面照顧子女的教育需要。
問:除儲蓄外,教育保險計劃還包括甚麼保障?
有些人壽儲蓄保險計劃,設立投資賬戶讓保費存入生息,並設有最低回報保證。中長線來說,客戶的保費能夠在低風險下增值,達致儲蓄目標。待小朋友長大至入讀大學年齡,投保人可隨時提取保險計劃內的教育儲蓄部份;一些保險公司更會讓子女早至16歲便預先提取升學金額直至21歲,餘款可繼續滾存。
此外,投保人可購買「付款人身故保障」及「免繳供款權益」的附加保障,一旦投保人不幸身故或完全喪失工作能力,保險公司會代為支付儲蓄教育基金的保費,以確保投保人的子女能繼續升學。部份保險公司更會在父母不幸身故時提供「學費保障」,即時為子女提供每月學費補助直至保單期滿,甚至會提供「三重保障」,即時將權益(附加保障的投保額)注入子女的戶口繼續滾存增值,提升子女將來的教育儲備。
對於子女的保障,部份計劃設有「兒童危疾保障」或「兒童意外保障」,針對多種兒童較常見的危疾或意外,提供醫療費用保障,令子女得到完善的安全網。
問:若果父母不幸身故,如何可確保保單權益歸子女?
投保人可預先透過律師,將保單權益訂立信託基金,或購買備有信託形式安排的教育保險計劃。後者在父母不幸身故時,信託保單便會指派一位值得信賴的人士為信託人,管理該計劃的投資賬戶價值。部份保險公司更毋須繳付任何開立費用,並按原有計劃,定時向子女發放教育經費。
問:市面上的教育保險計劃有哪些類別?有何分別及好處?
子女教育保險計劃主要分為兩大類,分別為「傳統儲蓄壽險」及「投資相連教育保險」。儲蓄壽險可讓父母獲取可預期的保證回報,在子女年滿18歲或21歲時,可獲取一筆教育費用。由於投資相連教育保險是基金投資,其回報須視乎基金的表現。投保人可選擇不同市場及資產類別的基金,分散風險之餘,亦可爭取較高的回報潛力。
問:父母應根據甚麼因素為子女計劃教育基金?
應按家庭的財政狀況、購買教育保險計劃的目的,以及對風險的承受能力等因素,為子女計劃教育基金。
財政狀況泛指家庭的資產、各項投資及存款。由於教育基金屬長期投資,若手頭上有充裕的現金,父母可選擇一筆過形式投資;若每月均有穩定收入,則可考慮月供投資計劃。
若父母較着重子女的保障,可選擇以保障為主的計劃,另附加兒童危疾或意外保障。若父母欲爭取較大的潛在回報,便應考慮投資相連教育保險。當然,子女海外留學的年齡、升學地點和各項費用,也在考慮之列。
此外,父母亦要考慮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假如供款年期較短,所承受的風險能力相對便較低,宜選擇儲蓄保險,獲取可預期的保證回報。假如父母以教育基金為長線投資,則可考慮購買投資相連教育保險,按風險取向和需要選擇基金組合。
蘇黎世保險集團(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