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單一發牌 稱影響千名員工<br>兩大超市拒只售冰鮮肉

不滿單一發牌 稱影響千名員工
兩大超市拒只售冰鮮肉

【本報訊】政府擬規定店舖只能領一個牌照,出售冰鮮肉類或新鮮肉類,本地兩大超市昨日反擊,認為剝奪消費者選擇權;惠康更稱,若日後只賣冰鮮肉,將有1,000名員工碗飯不保。醫學界質疑超市只為自己利益着想,並強調「一店一牌」可減少細菌傳播,也可減少被魚目混珠;有生產商指輸入內地冰鮮豬令肉價下跌三成。 記者:翁煜雄

惠康行政總裁鄭朝豐說,曾訪問450名顧客,87%盼在同一超市選購新鮮及冰鮮的豬肉,其實嚴格執行現有措施已可阻止不法之徒將兩者魚目混珠;而新措施實施後,超市將多選擇出售冰鮮肉類,因冰鮮肉包括入口的羊、牛等,種類較多;新鮮肉多只會在街市發售,「只有一個地方先買到,貴多少我唔知道,但一定會貴。」他又估計屆時超市約有1,000名肉檔員工受影響。
百佳發言人也表示反對,並指超市肉類已有清楚標籤說明,並分隔櫃位出售,消費者不會混淆。

研究「雙贏」方案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發言人稱,早已諮詢業界意見,並擬下月提交有關修例,新措施生效後,最快今年夏季起從內地輸入冰鮮豬肉。
傳染病醫生勞永樂說,超市言論只為自己利益着想,其實「一店一牌」不單可防止細菌傳播,也對消費者有利,因不需再擔心有人以冰鮮肉扮當新鮮的出售,而引入內地冰鮮豬肉,也會令冰鮮豬肉整體價格降低。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李華明說,將在今天的委員會會議上提出「雙贏」方案,若超市符合牌照豁免條件,包括分開擺放新鮮及冰鮮的豬肉、獨立包裝豬肉、在包裝上註明豬肉來源等,即可同時售賣新鮮及冰鮮豬肉。
內地冰鮮豬肉生產商蔡先生指,內地冰鮮豬肉零售價約13元,較泰國的便宜兩、三成。
冰鮮禽畜業商會昨給予衞福局局長周一嶽公開信指,無論實施「一店一牌」措施與否,也應輸入內地冰鮮豬,增加消費者的選擇。當局建議輸入內地冰鮮豬肉,並修例實施「一店一牌」措施,即在同一店舖不能同時出售新鮮及冰鮮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