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資金正逐步撤離新興市場,加上商品股近期風光不再,亞太區股市投資氣氛備受打擊,日本和「亞洲四小龍」股市昨天全線低收,其中以南韓最劣,急瀉近3%。有證券業人士指出,區內股票長線仍可看好,惟大市短期或再有震動。至於香港,恒指昨日續挫125.8,收15696.9(見圖),為兩個月以來最低位,若以最高位17328計算,14個交易日跌近1700點。
【本報訊】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亞太指數於東京尾市跌1.22%,降至127.82的兩個月低位。該指數本月8日攀上143.72的歷史高峯,迄今累積回吐11.06%。
趁勢改買低風險資產
三菱UFJ資產管理基金經理內田浩二說,環球投資者開始把資金抽離股市,日本也不能倖免;面對股價有進一步轉弱之虞,加上企業對盈利預測較保守,一些投資者乘機出貨。
Woori資產管理基金經理ChoiChangHoon指出,海外投資者正把資金調出新興市場,除非外資停止沽貨,否則亞洲股市不易重展升浪。
韓股瀉2.82%區內最差
受外資沽盤和商品股下跌拖累,日經指數繼周三反彈逾300點,昨天重拾跌軌,全日下滑213.45(1.34%),降至15693.75。南韓綜合指數更大瀉2.82%,跌至1295.76的半年來最低收市水平,是區內跌得最急的市場。
據日本財務省資料,外資在上周淨沽出4835億日圓(約42.9億美元)的日股,是01年12月以來最多的一周。此外,南韓、台灣、印度及泰國均出現海外資金流失的現象(見表)。
印度孖展保證金減半
印度SENSEX30指數早段曾下挫2.82%,尾市倒升0.88%,見10666.32。隨着當地股市過去兩周暴挫逾16%,印度兩大證交所將孖展保證金減半,藉以紓緩現金緊張的情況。
APS資產管理投資總監WongKokHoi說,過去3星期,他估計約有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流出新興市場;不過,亞洲股市仍具吸引力,因為宏觀條件優厚,長線投資者應可安然度過此關。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幹事拉托說,新興市場近期的調整屬意料之內,整體增長前景仍然穩健。